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莫让“名贵特产”腐蚀初心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6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按照党中央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牵头,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在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党政领导干部、国企管理人员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国共查处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2848个,处理4217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749人,给予党纪处分2009人、政务处分1161人,组织处理449人,诫勉307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856个,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了规范管理的制度规定。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微信号12月2日消息,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王崇琳涉嫌受贿一案,由贵州省黔西南州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由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王崇琳作出逮捕决定。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值得注意的是,王崇林另一个身份是曾任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茅台酒销售公司董事长。近期,贵州省专项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已有多名领导干部落马,不久前的香港茅台专卖店总经理林永惠也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调查,并被免去省政协常委职务,撤销其省政协委员资格。

莫将手中“稀缺资源”谋取私利为所欲为。贵州茅台集团公司原董事长、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便是将手中的“国酒”权利私有化了,为他人在获得茅台酒经销权、分户经销、增加茅台酒供应量等事项上提供帮助后收受巨额贿赂。不仅自己腐化堕落,更是将茅台集团不少主要领导干部带向了歧途。袁仁国和他的同伙们无不是打着茅台酒的旗号,以酒为名大行利益输送和权钱交易。这种潜藏在“国酒”“名酒”“名贵特产”背后的违纪违法行为,实则是通过“暗道”行谋取私利和贪污受贿之实。不仅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更是玷污了“茅台”的民族品牌形象,无一利而百害丛生。

莫心存侥幸以“名贵特产”掩耳盗铃。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放松思想境界,认为收点烟酒不算什么,将纪律规定抛在脑后,以“人情世故”取代清廉干净,以享乐主义代替奉献牺牲。贵州省纪委监委曾于9月11日通报中提到遵义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照达存在违规收受茅台酒问题,其于2013年至2018年担任茅台集团所在地遵义仁怀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及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期间,收受多达32瓶年份茅台。归根到底,少数同志思想认识出现了松动滑坡,经不起茅台酒等名贵特产诱惑,这其中既有来自“尝鲜好奇”的驱使,也有“变现牟利”的潜意识作怪。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方面,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无论送礼行贿所用的资源有多么特殊,方式有多么低调,手段有多么隐蔽,都改变不了违规违纪或违法犯罪的实质。一定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坚决抵制歪风邪气,抵御好来自名贵特产的“糖衣炮弹”攻势。另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要紧盯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及地方特产,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利用地方特产谋取私利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高压态势,露头就打,严防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成为年节腐败、隐性腐败等腐败交易的“润滑剂”。(安乡县纪委监委 王琛 曹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