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让“跌倒”干部“回暖”
“长久以来,心口一直压着块石头,挥之不去。如今终于能够放下包袱,重新出发!”近日,曾被党内严重警告并被免职的天津市东丽区原副区长李洪艳,提起市纪委监委对其开展的两次回访,感触颇深。(11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自责、痛苦、消沉……”2017年8月,李洪艳作为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因对分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被处理后一度不想干了。可没想到的是,李洪艳被问责后,市、区有关领导对她共回访了9次,尤其最近两次回访让她有“浴火重生”之感,心里暖暖的。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做事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十全十美。“洗碗效应”告诉我们,干事越多,出错概率越大。不可否认,大多数党员干部在履职时不会存心去出错,去破纪破法,一般是受这样那样主客观条件限制,身不由己。当然,有些错误法纪不容,必须予以惩戒,以绝“破窗效应”之危害。
人心是肉长的。一个人在落魄时最需要关心,特别是组织的关怀。组织通过回访,可把一颗冰冷的心“焐热”,以重整行装,再奋发、再前行。万事皆有道。针对案例特点、受处分人不同,回访要有的放矢、精细精准。如,有的好面子,不能正确对待的,要戒其虚荣心;有的自诩劳苦功高,知错悔错改错表现不明显,要让其知“功不掩过”之理;有的所在单位顾虑较多,对受处分干部不闻不问,要督其送“温暖”……以人为本,灵活方式方法,深入家庭、单位和朋友,多角度开展谈心谈话、“情绪帮扶”和刮骨疗毒,做到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爱有温度。此外,还当做好“重复功”,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积极回访,就像医生对术后病人多次复诊,依其情况精准施策,帮助“跌倒”干部内心“回暖”,重新站起来。
古语云:“不以无过为贵,唯以改过为能。”对犯错干部决不一“处”了之、一“问”了事 甚至“打入冷宫”“永不叙用”,搞“一坏毁所有”“一棍子打死”,背离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之一贯方针。《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正确对待被问责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条件的,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正常使用。”这给了“跌倒”干部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机会,我们要助其努力改过、奋力担当、秉持干劲,不负组织恩情和群众信任,力求其更加卖力、用力、走心,干实事、干成事、守规矩,高效高质,在严管中体现厚爱、在厚爱中激发内生动力,让人“刮目相看”。
在哪跌倒,就助其在哪爬起。各级党组织当以回访为着力点,丰富形式和内容,深入“跌倒”干部内心,关怀备至,拂去“郁结”,使其一度跌至“冰点”之心得以“回暖”,重焕生机与活力。(安乡县第二中学 钦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