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父腐子继”是家风出了问题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2日 浏览次数: 字号:

10月14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公布了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原党委副书记邹振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据笔者了解,2008年,邹振伟的父亲,时任贵州省水城汽车运输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的邹邦林因收受索要贿赂被抓,但邹振伟未能汲取教训,在父亲落马十一年后再次上演一出贪腐悲剧。

按照常理,邹振伟的父亲因贪腐被抓对其应该有很强的“震慑”效应,他应该“长教训”,更谨小慎微才对,但为何却重蹈父亲覆辙?笔者分析,根本原因在于邹振伟初心迷失,对法纪失去敬畏,心存一丝侥幸。2008年,其父邹邦林“出事”后,邹振伟虽然心中万分焦急,也曾一度告诫自己,要汲取教训,不走父亲的老路,但他始终认为:父亲出事是运气太差,是一种偶然。

父亲被查处的确让邹振受到了“震慑”,但这种效应是暂时的,并没有让邹振伟真正醒悟。“‘运气差’不会在同一个家庭重复发生”,怀着这样的一种侥幸心理,邹振伟慢慢就淡忘了教训。两年之后,邹振伟认为反腐“风头已过”,于是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不时突破纪律红线,最终违法犯罪。

家风不正,必有祸患。良好的家风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家风不正就易产生腐败。领导干部自身不正,配偶、子女就会有样学样,进而导致整个家庭“一团腐”。作为父亲的邹邦林因理想信念动摇、贪腐被抓,给儿子带了一个坏头,是家风不正的源头;面对父亲贪腐被抓活生生的警示案例,儿子邹振伟本应吸取教训、廉洁自律,但却心存侥幸,受贿索贿,一步步滑入犯罪深渊。邹氏父子相继因贪腐被抓,除了自身党性修养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风出了问题。这样的教训一定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家风建设不是小事,而是攸关党风政风社会民风的大事。在家风建设上,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来,不仅自己要廉洁自律,还要当好表率,管好家里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邹振伟父子的故事不再上演。(临澧县纪委  吴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