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扶贫先“扶德”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常德市石门县通报了2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南北镇计生办副主任覃事东在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中,工作作风不实,对所联系的贫困户走访不到位,扶贫手册走访记录填写不全,对该镇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2019年9月,覃事东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所街乡黄虎港村采取虚报农村危房改造验收资料的方式,套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5万元,用于村务开支的问题。2019年7月,所街乡纪委给予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彪党内警告处分,违纪资金已收缴。(11月13日 三湘风纪网)

众所周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列出的8个方面突出问题之一。在全党全社会都在认真学习、积极整改之时,仍有少数基层干部无动于衷,向困难群众的“奶酪”伸手。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寒了部分贫困群众的心。

脱贫刻不容缓,扶德更忽视不得。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把整治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其次,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设身边人讲身边事道德讲堂活动、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开展“救助困难弱势群体”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

最后,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道德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要求,把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纳入到党委政府工作总体规划中来,明确主体责任。发挥纪检、组织部门以及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对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工作作风、工作绩效等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要发挥群众监督制,加强群众的监督举报,相关部门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其实时时刻刻都是在聚光灯下,老百姓在观察着你、在评判着你。因此,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切实将贫困群众放在心里、当成亲人,扶贫工作才能真正见到成效,才能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澧县火连坡镇  段威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