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脚"只能“砸自己的脚”
2013年7月10日至15日,江苏盐城市残联办公室原副主任祁林驾私车同妻儿三人出游,为报其费用,对江苏残联《关于做好2013年度中国肢残人协会中途之家工作交流会的通知》做手脚,伪造江苏残联要盐城残联派员赴西安参会通知,还虚构三名同行人员。2019年9月,祁林被党内严重警告。(11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案例中,祁林因贪“小便宜”、耍“小聪明”而“做手脚”,砸了“自己的脚”。历史上不乏其例。清嘉庆十四年,著名的“书吏冒领库银案”案发,工部书吏王书常利用伪造的假公章反复向内务府、户部支领库银,共冒领库银和物料合计六万九千两,被严办。北宋“一钱诛吏”的故事,更是引人深思。党员干部当引以为戒。
破法从违纪始,违纪从小节开。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有的认为打打“擦边球”,金额又不大;有的认为没收现金,收点烟酒、副食,吃点喝点,不算个事。但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事小节”却可成引燃贪欲的导火索、通向贪腐的催化剂。无数落马官员就是从漠视党纪法规的“小节”、在纪律规矩面前“做手脚”开始,最终“砸了自己的脚”。如,国家食药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原副主任尹红章,在生物药品上“做手脚”;“五假部长”卢恩光在学历、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家庭情况五个方面“做手脚”造假;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对博士论文“做手脚”抄袭,等等,使自己身败名裂。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不以恶小而为,腐败的缺口往往从小事、小节打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党员干部要常念党纪法规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紧箍咒”,慎独慎初慎微,任何时候都不“做手脚”、动“歪脑筋”,即便筹划再“谨慎”、手段再“高明”、计划再“严密”,纸包不住火,露出马脚、东窗事发,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古人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当不忘初心,常加“氧”勤补“钙”,守纪律、讲规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省吾身,不断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党员干部要见贤思齐,以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廖俊波、黄文秀……为榜样,牢记宗旨,淡泊名利,严格廉洁自律,做对党忠诚老实的人。
世上无不透风的墙。党员干部只有讲党性,老实做人、本分做事,才不会心生邪念,自作聪明“做手脚”,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安乡县第二中学 钦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