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法纪的“爽快”注定“不爽”
“如今,痛定思痛,悔恨万分,无颜面对父母,无颜面对家庭,更无颜面对原单位和同事。每思至家中妻子无助的双眼,思至身患先天性疾病的大女儿和年幼的小女儿,心似刀绞……”这是四川广安人局专技管理科原科长左向平在移送司法前迟来的忏悔。(11月10日,人民网)
80后、名校大学学历、省委选调生、市人社局专技科科长、引智办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拥有这些标签的左向平,本前途无量,却无视党纪国法,“爽快”帮别人违规办理职称证书共计1533本,非法收受财物224.85万元,最终“不爽”透顶,沦为“阶下囚”。
《盛世危言》指出:“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自古以来,严守法纪无遗祸,违法乱纪有后殃。如,汉代暮夜拒金的杨震、唐朝直谏的魏征、北宋“青天”包拯、清朝名臣曾国藩,当代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名垂青史;然而,东汉“跋扈将军”梁冀、明朝宦官刘瑾、清代和珅,新中国成立初的刘青山、张子善,现在的徐才厚、周永康、令计划、苏荣……皆因漠视法纪,触碰“高压线”,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警醒世人。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正风反腐力度不减、制度“笼子”越扎越紧、监督愈加完善,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勤学理论、党章党规和法律法规,真学真信、入脑入心,淬炼党性,拧紧思想“总开关”,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切忌心怀“小确幸”,打法纪“擦边球”,“爽快”一时、“不爽”一世,害人害家。
“不矜其行,终累大德。”案中的左向平任专技科长不久,接受朋友吃请。酒壮怂人胆。他置法纪于脑后,“爽快”应他人之求,打开“方便之门”,“破窗”办事。一回生二回熟。双方很快成了“朋友”。讲义气的他,只要“朋友”有需求,他都无视法纪,“爽快”允诺,为自己的“不爽”埋下地雷。因此,党员干部要多些“投豆自省”的自觉,刮垢磨光,谨防“白袍点墨”“温水煮青蛙”,被“不法分子”围猎,要不断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和“生活圈”。若初心蒙尘,诱惑迷心,就会从收一包烟、一餐饭的“小意思”,至几百上千元“意思意思”,再到几千上万甚至几万而不可收拾的“应该应该”,最终坠入万劫不复之渊。
泰戈尔说:“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党员干部要严守法纪去“爽快”办事,以免自己“不爽”;要在法纪、原则前“吝啬”甚至苛刻,清白为人、坦荡干事,做一只“在天上翱翔”的鸟。(安乡县第二中学 钦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