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如此“学霸”,岂能过关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2018年11月,缙云县城投公司在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成绩中,出纳职位第一名比第二名高出整整41分。经当地纪委监委查证,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2019年5月,麻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女儿也辞去了公司出纳的工作。(中国纪检监察报11月2日)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很多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麻某也不例外,但是在不管是什么考试,我们都应该靠自己真才实学,拿出真功夫,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类问题屡见报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还是存在制度缺陷,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打“人情牌”的现象很普遍,极易造成人才无用武之地,导致真正的“学霸”拒之门外。

回避制度不能“形同虚设”。现在很多招聘考试不规范,通过人来定岗,他们以“人情牌”、“领导牌”的名义进入国企,形成“萝卜招聘”,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要严格执行回避制度,领导干部首先带头,强化规矩意识,树立良好家风,让子女靠真本事吃饭,而不是靠父母上位。

监督机制不能“走走过场”。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提的最多的是“监督”二字,要拓宽监督渠道,较真碰硬,对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予以提醒,常念“婆婆嘴”,树牢规矩意识,让监督形成常态,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越“红线”,让真正的人才进入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执纪问责不能“一处了之”。纪检监察机关要高位推动执纪问责,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并举一反三,做好执纪监督的“后半篇”文章,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书,使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手握纪律戒尺,树立底线意识,规范行使手中的权力,让如此“学霸”拒之门外,让真正的“学霸”畅通无阻,让“阳光招聘”深入人心。(石门县三圣乡纪委监委  覃雨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