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要破除“等、靠、要”的穷思维
近日,一条名为“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的内容在自媒体和微信朋友圈刷屏。网友们一反常态不指责这位扶贫干部,反而纷纷力挺这位“发飙”的扶贫干部,主要是因为其“骂”的得人心。
“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在家中翘着脚等来的。”“扶贫,就是贫困了就帮一把,牵着你走一步。”“如果不是国家政策,灯会不会亮、路会不会通、房子能不能盖起来?”这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最终目的是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唤醒沉睡的狮子,让老百姓激发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形象地列举了一些缺乏脱贫内在动力的现象,比如“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等这些现象,打击了扶贫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没有最终为贫困户解决脱贫问题,某种程度上还纵容了贫困户的懒惰情绪,如此下去,脱贫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
如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要实施“思想扶贫”,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向贫困户宣传政策,破除陈旧观念,分析致贫原因,转变思维方式,破除贫困心理,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自强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其次要改进扶贫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再次要精准施策,针对贫困成因,从教育、产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脱贫群众“一家一户”研究脱贫路径,尊重群众意愿,“量身定制、精准施策”,决不能搞一刀切;最后要注意放眼长远,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真正破除“等、靠、要”的穷思维,拔掉穷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这场战役承载着百姓福祉、凝结着民族梦想。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扶贫干部与贫困户齐心协力,携手脱贫致富,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津市市委巡察办 汪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