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纪律,莫让执法变“违法”
近日,江西省纪委监委对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曹永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曹永琳背离初心使命,管环保吃环保,以案谋私、执法违法,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为非法排污“保驾护航”,为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攫取巨额非法利益,曹永琳的行为,给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损害,影响了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如今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增强“四个意识”的战略高度出发,凝聚共识,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向人民交出满意的时代答卷。而严格秉公执法是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一旦出现责任缺位,违法不究的现象,环保工作势必成为一纸空文。曹永琳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执法者,却未能坚守住初心,以案谋私、执法违法,最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执法犯法,折射出某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当前,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问题、“七个有之”现象,有的甚至违反党纪国法,走向腐败犯罪,说到底是理想信念不坚定所致。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在平时执法工作中更需要重视的是,执法者是我们党和国家重要事务的把关者,一旦执法者理想信念动摇,精神缺钙,丧失初心、忘记使命,那么就难免出现责任缺位、执法不严甚至是包庇纵容违法的现象,让国家和人民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说,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对执法犯法者严肃从重处理、绝不姑息,体现出党和国家重拳惩处腐败的决心。“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狠抓制度建设,先后对纪律处分条例、廉洁自律准则、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进行修订,不断严明党的纪律。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在全党上下得到更有力地贯彻,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全体党员的行为底线。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需清醒认识到党和国家重拳惩处腐败的决心和毅力,切莫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换个角度看,党的纪律既是约束也是成就自我的“护身符”,党员干部应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在警钟长鸣的大环境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纪检监察干部相当于执法者,同样要严格履行监督责任,坚持真严真治真问责,聚焦党纪,继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做到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真正让纪律严起来、立起来,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把从严治党的要求体现在日常监督上,切实抓早抓小、抓实抓具体。要让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切勿心存侥幸。(石门县太平镇纪委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