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破“四门”就是打开为民为企的“方便之门”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6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手续齐全了,也硬要放一放。法定时限七天就拖到六天半,谓之刷点存在感的“弹簧门”。 办事伸缩如此之大的“弹簧门”,高深莫测,“玄机”多多。

10月29日,常德日报在报眼位置刊发了澧县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的报道,让平日里教书育人的我大开眼界,除了这刷点存在感的“弹簧门”外,竟还有“三道门”:看得到又办不成的“玻璃门”,从这个部门踢到那个部门、让办事人员来回跑的“旋转门”,项目不用本地材料和施工队伍就堵路、阻工、闹事的“钢化门”。

澧县勇于破“四门”,释放当地党委政府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的坚强信心。从中央到地方,均成为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接连出台了重磅措施。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这也是我国首次针对营商环境制定的行政法规。紧接着,湖南省也出台了《招商引资十个严禁》,就是有效推动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整治,打开为民为企的“方便之门”,让“办事不求人”成为现实。

居家过日子,柴盐油米酱醋茶。开门办企业,注册登记、征地拆迁、用电用水、银行融资、减税降费、产品上市等等,所涉及的事项更多,远比居家过日子更为复杂,重要的是,哪一项都离不开营商环境。如果“四门”关闭,就成了企业发展的拦路虎,营商环境的“眼中刺”,必须痛下杀手锏,重拳治理。

整治营商环境,首先要加强职能部门“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自己的天职、破坏营商环境就是地方发展的“罪人”的理念。带头履职,尽职尽责,精准施策,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整治营商环境,还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党员干部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一线查找问题,与企业、市场经营主体面对面交流,收集突出问题,听取意见建议。建立问题台账,压实责任,包保到人,一包到底,主动为企业为百姓排忧解难,让揪心烦心的问题一件一件解决,逐一销号。

整治营商环境,更要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利剑作用,绝不允许“四门”现象出现。对营商服务不优,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的行为;对行政执法不规范、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的乱象,要督促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对违纪违法人员,处分一批,移送一批。让影响营商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付出代价,吃不了兜着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筑“亲情”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整治营商环境的坚守原则和行动指南,每一位党员干部务必入脑入心,洁身自好,不能有半点私心杂念,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主动为其打开“方便之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唯如此,营商环境才能迎来艳阳天,企业发展才能如日中天,民生改善也一定指日可待。  (澧县四中 张波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