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追忆“时代楷模” 传承榜样力量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在全党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中央宣传部10月23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李夏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李夏同志生前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他奋斗在乡镇第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他坚持原则,铁面无私执纪执法;他不畏牺牲,有困难冲在最前面。2019年8月10日,李夏同志抗击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时,在转移群众过程中突遭山体塌方,以身殉职,年仅33岁。我们在为这位年轻干部牺牲而扼腕叹息时,更应该思考的是,是什么样的精神能让李夏同志这样英勇无畏?我们全体党员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怎样将“李夏”精神传承下去?

传承坚定信念、敢于担当的精神。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党员干部很容易失去灵魂和动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行动才有实效。李夏同志的坚定信念让他主动请缨,到皖南山区偏远乡镇工作,八年来始终坚守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正风肃纪的第一线,实实在在扛起了重任。正是有着无数像李夏这样始终拥有信仰、信念和忠诚的党员干部,才让我们党不断前进、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始终高扬信念的旗帜,我们的干部队伍才坚强如钢、不畏艰险,我们的行动才沉着坚定、充满力量,坚决不做“软脚虾”,不得“软骨病”,以信念为支撑,攻坚克难、闯关夺隘。

传承尽忠职守、为民服务的精神。“老百姓有什么困难,他都放在心上,全心全意帮老百姓解决”,“现在路修通了,菊花销量好了,人也快活多了,这其中都有李夏的心血”,他用实干赢得了百姓的认可,“有事情,找李夏”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从城里下来的“镀金小伙”,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的种花生、养菊花专家,从什么都不懂还面临语言困境的年轻干部,到能与群众用“土话”侃侃而谈的“语言专家”,这一步一个脚印的转变都是李夏尽忠职守,奋战在前的真实写照。李夏经常穿着迷彩服,因为迷彩服耐脏耐磨,穿着方便,更适合乡镇工作需要,走访群众时百姓看到也会觉得异常亲切。也正是因为李夏为民以真情,抚民以大爱,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把干事创业的成就感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才真正将群众路线贯彻得淋漓尽致。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与李夏朝夕相处的村民泣不成声,他们手捧自家丰收的菊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沉痛悼念。

传承坚持原则、铁面执纪的精神。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他铁面无私、敢硬碰硬,在纪委书记的岗位上,他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这个重点,主办参办问题线索77件,立案审查32件,给予党纪处分31人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纪检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李夏常说的一句话,懦弱、虚伪、矫情、贪心、混日子、没责任感坚决不能有,把自身打造成一个“刀枪不入的铁人”,认真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运行高效顺畅的监察工作机制,做到严格执纪审查和严格依法调查的有机统一,不办一件冤案,更不放过一个腐败分子,履职尽责,铁面无私。

传承不畏牺牲、直面困难的精神。洪水发生时,他冒雨转移群众,由于道路受阻只能选择危险的山路,他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穿过不断滚落山石的泥泞道路,带着大家排除险情、核灾救灾;台风来临时,他临危受命、一线救援,最终以身殉职。我们的干部队伍从来都不缺乏精神上和行动上的楷模,前有因抗洪壮烈牺牲,用初心诠释使命的广西女干部黄文秀,后有勇于担当,把人民群众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李夏,我们在惋惜他们生命之短暂的同时,更敬佩的是精神的永存。“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生如夏花,永不凋零”,斯人已逝,我们能做的是继续前行,继承使命,传承力量,坚守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把每件事做好。

做最忠诚干净、为民服务的纪检干部,不仅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锻造“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纪检监察队伍的要求,更要学习纪检人的楷模李夏同志这种崇高的品格和深入灵魂的责任意识,他是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纪检干部,是最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基层党员干部标兵。我们应该向李夏同志学习,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石门县皂市镇纪委  许仙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