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破除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顽疾
10月22日,云南怒江2名扶贫干部工作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所驾驶的车辆坠入江中,截止目前一人牺牲,一人失联。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共有770名扶贫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在不久前发布的《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关心基层扶贫干部保障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曾指出,要保障基层扶贫干部交通安全、关心基层扶贫干部的身体健康、免除基层扶贫干部的后顾之忧、实减轻基层扶贫干部的负担,《通知》充分彰显了中央对基层扶贫干部的关心,让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广大基层干部感受到浓浓暖意。
然而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仍存一些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顽疾,将扶贫工作视为政绩工程、任务摊派,特别是报表填写重复冗长、会议活动召开频繁、扶贫检查考评不断等问题突出,个别地方以文件代替落实,以数字代替绩效,以表格代替实践,不少扶贫干部精力耗在路上奔波及材料整理上,影响广大扶贫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同时,也对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也产生了负面效应。
回归本真,要正确把握脱贫攻坚的本质。扶贫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唯有树立“真扶贫”、“扶真贫”的扶贫观才能及时纠正扶贫路上的偏差,打破形式主义怪圈,才能实现“真脱贫”。通过频繁考核、频繁检查等方式不利于推动广大扶贫干部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只会徒增扶贫干部身上的负担与压力。让脱贫攻坚工作回归本真,剥离形式主义顽疾,才能进一步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基层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这既是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同迈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的必然需要。
直面热点,要勇于面对问题方能破顽疾。日前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乡村教师李田田发文提到扶贫走访流于形式引起热议。直面热点问题,正确认识不足存在,选择扎实整改方是正确选择。当前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正不断深入,湘西自治州通过“十看三动”等新举措进一步破除扶贫走访形式主义,体现了直面形式顽疾的勇气和破除问题的决心,也是对焦点热点的有力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破除形式主义顽疾,引导扶贫观念正确转变,进一步提振广大基层扶贫干劲,以“实干兴国”一鼓作气方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蓝图。 (安乡县纪委监委 周绍鑫 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