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世交”害人终害己
9月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两起党纪政务处分。一起是全国人大原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另一起是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向力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表面上看,两者似乎并无交集,而实际上,这二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们是相识多年的“世交”。
根据昆明日报掌上春城的报道,秦、向二人自1991年成为上下级关系之后,向力力便举家依附秦光荣。秦光荣在湖南任职期间,向力力的从政之路畅通无阻,走上“快车道”,秦光荣调任云南以后,两家亲朋之间的生意往来也是盘根错节。而这一切,都随着秦光荣的主动投案土崩瓦解。
长期以来,由于深受“人情社会”的影响,不论是社会上还是党员干部内部,都有人认为“搞好关系”是升官发财的“捷径”,不重能力重“感情”,搞政治攀附,使上下级关系变得畸形,逐渐形成以少数官员为核心的利益集团,打着“世交”往来的旗号,官商勾结,大搞权钱交易,利用各项民生工程中饱私囊。秦光荣和向力力的“世交”,实质上就是典型的政治攀附,二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为家族谋取暴利,无视党纪国法,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当地的政治生态,违背了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变味的“世交”,归根究底,还是一个“贪”字作祟,在面对巨大的利益时,有些人头脑发热,铤而走险,抱着侥幸心理,无视党纪国法的权威,自以为“富贵险中求”,忘记作为党员干部身上肩负的责任,最终害人害己,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也辜负了自己内心有过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全国共有2.7万名党员干部主动交代了违纪违法问题,50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实践证明,即使有再多的掩护关系,只要踩到了纪律法律红线,终逃不过党和人民的监督,都要为自己的贪得无厌付出代价。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自上而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借助主题教育的东风,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继续加强学习,从两个方面筑牢思想防线。
一是要慎独慎行。要摒除侥幸心理,不当两面派,不能把表面功夫做足,背地里却打着“世交”、“同好”的旗号结党营私,抱团谋利,同时,还要约束身边的亲朋,铲除特权思想,杜绝官商勾结。做到心中有党纪,脑中有国法。
二是要淡泊名利。常言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党员干部要把进取心放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找准位置,端正态度,把切实履责出实效放在晋升之前,把群众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不谄媚逢迎,搞政治攀附,牢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真抓实干,做出实绩。(汉寿县纪委监委 瞿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