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既要“身”廉更要“心”廉
近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向力力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9月7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翻开向力力个人履历,能够从公社宣传干事,一步步爬到副部级领导岗位,他从政的前半生,肯定也有过一段艰苦朴素、尽忠职守、克己奉公的奋斗时光。但随着官位的上升,权力的增大,对党的纪律和规矩不再毕恭毕敬,政治欲望开始膨胀,在贪腐问题上心存侥幸,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四川省农业厅原巡视员胡相全曾在其忏悔录当中提到过,“对收受红包礼金问题,最初阶段,我是不情愿也是反对的,当面拒绝、退还过,甚至还给予批评。”“到后来,随着岗位权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奉承话、恭维话听多了,就飘飘然了,对接收红包礼金的行为慢慢放松警惕。”从大多数落马官员的忏悔录当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他们在从政的前大半程都不敢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因为怕受到法律的制裁,自毁前程。但由于没有在内心深处构筑起牢固的防腐大堤,达到“心”廉的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权力的变大,自己往往在灯红酒绿中迷失自己,最终落得可耻的下场。
“廉由心生,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只有内廉于心,才能外廉于行。”作为党员干部来说,对党纪国法被动的“屈服”只是一种“身廉”,一方面,它会让人产生压迫感,在纪律规矩的条条框框面前无法安心工作,丧失闯劲和狠劲,明哲保身,终日浑浑噩噩。另一方面,它又会让人产生新鲜感,处处留心观察,时时等待机会,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想着冲破制度的漏洞,淌进法律的禁区,最终成为别有用心者“围猎”的对象。只有从“心”出发,注重廉政品德的培养,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算好经济、名誉、家庭、亲情、自由、健康“六笔帐”,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让党纪国法成为抵挡“糖衣炮弹”诱惑的“制胜法宝”。(澧县甘溪滩镇 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