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隐形“婚宴”岂能瞒天过海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2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操办婚宴本是喜事,然而一旦触碰了纪律的红线,喜事便成了“揪心事”。“教训深刻啊!纪律是道硬杠杠,如若心存侥幸,便是咎由自取!”面对处分,福建省南靖县船场镇卫生院原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李荆平后悔不已。(中国纪检监察报 10月9日)

领导干部挖空心思,“化整为零”分散办,究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避免宴席的规模超过规定的桌数,试图打纪律规定的“擦边球”。李荆平身为领导干部,不仅不以身作则,还欺瞒组织,以女儿结婚为由,利用手中的权力借机敛财,变着法子玩花样,心存侥幸,花心思搞变通,把党的纪律规定抛之脑后,和纪检监察干部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做假账,分兵作战搞起了“二次”婚宴,企图瞒天过海,规避纪委的追查。殊不知,这种小丑般的伎俩无异于掩耳盗铃,最终难逃纪检监察干部的“火眼金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对违规操办婚宴作了明确的纪律规定,明令禁止对婚宴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在此高压态势下,李荆平却对此置若罔闻,将女儿婚宴转到了“地下”,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欺骗手段,底下的工作人员因各种原因,“被迫”参加婚宴,东窗事发后,李荆平在面对调查之时却百般抵赖,矢口否认,充分表现了其组织纪律涣散,党性严重缺乏。党风连着民风,对党员干部变换花样,打“擦边球”,“搞变通”违规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纪检监察机关必须高度警惕,多管齐下,有的放矢,坚决遏制大操大办现象反弹,防止“摁下葫芦起了瓢”。

《管子》有云:“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李荆平的案例给党员干部如何守好内心深处的“廉洁”敲响了一记深刻的警钟。“养心莫善于寡欲”,诸如李荆平的极个别党员干部变着法子敛财,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欲望之心在作祟,“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抑制贪欲,党员干部须知足。俗话说:“廉者常乐于无求,贪者常忧于不足”,知足是一种懂得自我节制的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是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基础,心态不正,就会私欲膨胀,盲目的攀比,就容易迷失自我,最终“轿夫湿鞋”、“马失前蹄”。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去垢”,通过李荆平的案例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身为党员干部要身正,常思律己之心,常怀敬畏之心,要时刻把对党、对人民的忠诚放在首位,常学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清正廉洁的本色。(澧县司法局  王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