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底线思维与政治能力 ——“官高而忧”的启示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8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唐太宗时,有个贤能博学的官员岑文本,因为勤于政事而又十分干练,官职不断升迁。然而,他却“官高而忧”,有亲友前来道贺,他淡然说:“今日也,受吊不受贺。”岑文本为何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呢?原来,对于做官他有着清醒的认识,即随着官位而来的不仅有名利,还有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基于这种为官理念,他淡泊名利,致力于公务,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殚精竭虑,日理万机,堪为后世师表。平心而论,岑文本并无轰轰烈烈的惊人之举,但他忧于高位时表现出的强烈责任感与忧患意识,体现了一种底线思维和政治能力,值得警鉴。

何谓底线思维?至少包涵三方面的含义:其一,超常的忧患意识。越是位居高位和取得成绩时,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忧患;其二,凡事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立足守底线,追求达高线”,不畏艰险、乐观进取;其三,讲纪律、守规矩。守住政治、法律、道德底线,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

底线思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为官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岑文本在贞观十八年晋升为中书令,成为万人瞩目的当朝宰相,位极人臣。照说,做官做到这个份上,可谓登峰造极,荣耀无比。试想,他若没有“官高而忧”,没有做官的底线思维,而是欣欣然接受道贺,对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毫无思想准备,甚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恐怕最后只会落得杀头的下场。

在工作中,坚持底线思维必不可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出现“底线”一词,特别是在强调“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时, 明确将坚持底线思维与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一起,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增强政治领导本领”“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则要求。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安全面临的风险不可预测,“灰犀牛”、“黑天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危机到来前,保持高度警醒的政治头脑,把握主动权,适时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必然会拥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之源,也必然会敏锐地感知到来自外界的挑战和自身发展的局限,从而积极探索发展之道,增强抵御风险的本领,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故此,坚持底线思维也是提高政治能力的前提和重要原则要求,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底线思维,提高政治能力就无从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岑文本,他是否算得上政治能力强的官员呢?是又不是,说“是”是因为他为官多年,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金钱所惑,始终清廉勤勉如一;说“不是”是因为他殚精竭虑,日理万机,年纪不大却劳累而死。如果他在工作中善于放眼长远、统筹全局,能做到谋勇兼备、处变不惊,那么他可能不会因为劳累而早死。

“官高而忧”的启示有很多,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底线思维和政治能力的论述,领导干部要做到四个“善于”。一是要善于从政治上考量工作,把方向、抓重点、补短板;二是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坚守政治、纪律红线,守住责任与担当;三是要善于应急处置风险,加强研判、科学预测,既有防范的先手,又有化解的高招;四是要善于增强斗争的本领和能力,不仅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敢于发声、善于斗争。(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雷婷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