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为祖国庆生不能让纪律“放假”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6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国庆临近,长假难得,想必很多人早已开始谋划在节假日如何放空自己、放松身心。其实,对党员干部而言,过节放假不仅是对传统的怀念,是对心灵的涤荡,更是作风形象的考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锣密鼓部署监督检查,传递出“为祖国庆生不能让纪律放假”的强烈信号。

节日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但节日不能成为放松纪律要求的借口。“节”字引申义为节省、节制。作为以“节”命名的时光,是让人进行自我约束的特定时间。对于公职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节假日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自觉遵守作风建设各项规定,牢牢守住底线,才能过一个安心、喜乐的假期。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身陷“假未休完,举报信已在路上”的被动。

有人会说,节假日亲朋好友之间聚会走动,是人之常情,没必要过分紧张。事实上,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从媒体披露的腐败案件来看,80%以上落马官员的都存在节假日腐败的行为。在节假日,一些为谋取不正当或非法利益的人,便会乘此人情往来的高峰期,聊表心意、献上殷勤,请一顿饭、送一点礼品,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领导干部一旦把握不好尺度,没有绷紧纪律这根弦,正常的“人情往来”很容易变质成为“人情贪腐”。

花从心中烂,腐从小处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节日期间纪律这根弦出现松弛,根子还是在于平时的小节,一些党员干部平日里不重视学习,纪律意识树得不牢固,一旦遇上特殊的节假日点,一些党员干部便有所松懈,觉得松了一口气,于是接受吃请、收受贺礼,不仅助长了“四风”,也为日后腐败变质埋下了祸根。

预防节假日纪律松弛的问题,功夫一定要下在平时。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加强警示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通过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为党员干部筑牢“不想腐”的堤坝。要真正做到抓早抓小,掌握好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为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党员干部要时刻敬畏纪律,自觉接受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节日期间要紧盯“四风”问题,谨防贪腐行为披上“人情外衣”,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对查处的问题及时通报曝光,形成震慑。(澧县大堰垱镇纪委书记  潘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