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五个一定”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3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从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蜕变为一个令人痛恨的腐败分子,给党在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了很大损害,给亲人朋友和同志在感情上造成了重大伤害……”站在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被告席上,浙江省常山县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土木形容憔悴,声音低弱,几不可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甘土木从全省“为民好书记”、全市“十大时代先锋”,到在社会上有个好地位、好名声,想“光宗耀祖”;再到想有钱,想和老板一样过奢华的生活,想鱼与熊掌都想要,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以至于最后日积月累,积水成渊,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无法控制的滑向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的犯罪深渊,其腐化之路令人警醒、让人惋惜。

“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作为党员干部,很多时候,难以发现的是“温水煮青蛙”的问题,不好提防的是“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的现象,不敢的是“刀刃向内”勇气。这就尤其需要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的内心领地做到严格自律,始终保持执政为民的初心,自觉净化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不能以“别人不知道”宽恕自己,不能以“不是我一个”原谅自己,不能以“一次不要紧”开脱自己,不能以“一桩小事无所谓”放纵自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由不敢腐、不能腐的无奈走向不想腐的自觉,具体做到“五个一定”。

一定要牢记当官发财不同道。自古当官发财两条道,想戴官帽就别想鼓腰包,同时追两只兔子将会一无所获。对为官者而言,“当官”和“发财”是一道单项选择题,选择了当官,就不能为自己谋利,就不能把钱看得太重,就要时刻牢记初心,牢记使命,认清楚“当官”与“发财”之间的界限,决不能脚踩两只船,要在“当官”的正道上心无旁骛的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

一定要破除侥幸心理。大凡贪官都会抱有侥幸心理,总认为只要精心设计、巧妙伪装,就能瞒天过海,别人是不会知道的。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个人可能在一时一事上瞒得了所有人,但绝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所有事上瞒过所有人。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敬畏放在心头,敬畏权力、敬畏纪律、敬畏人民,自觉摈弃侥幸心理,在利益诱惑面前不越雷池一步,做一个眼不花、嘴不馋、手不伸、心不贪的老实人。

一定要慎交“铁哥们”。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盘点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不少官员的贪腐之路,都有他们的“铁哥们”一路相随。人不可无友,但也不能乱交友、滥交友,要以德为据,以信为基,擦亮眼睛,分良莠、辨忠奸,择善而交。谁是真正的“铁哥们”,心中应当有杆明白秤,不交无德之人、不交无义之人、不交无耻之人。

一定要公私分明。“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公”与“私”处在天平的两端,杂念多了,私心就会重,就容易利欲熏心,让党性缺位,最终付出血和泪代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党员干部只有厘清“公”与“私”的关系,宽廉平正,格局才会大,才能抵住诱惑侵蚀,担当起使命,才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定要算好人生总账。“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无数案例警示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代价惨重,葬送的是前途,毁掉的是人生。党员干部必须要算清政治账、名誉账、经济账、家庭账,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金钱观,保持头脑清醒,警觉各种诱惑和陷阱,做到严守底线、不越红线。

“以约失之者鲜矣。”意思是说,一个善于约束自己的人,是很少犯错误的。管好自己的言与行,努力做到静己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奢欲以养心,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洁之事不干,一定能俯仰皆坦然、进退无愧怍。(津市市委巡察办 覃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