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退休非“安全岛” 反腐无 “休止符”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0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倪连山,吉林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原委员、经济科技委员会原主任。曾任吉林省辽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局局长,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吉林省总工会副主席,吉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务。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今年3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7月,被开除党籍,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来源于9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十八大以后,官员退休后遭调查的例子屡见不鲜,放眼全国是不乏其人。据了解,有官员在退休11年之后仍接受审查。

经查,倪连山违反政治纪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廉洁纪律,违反生活纪律,涉嫌受贿犯罪。纵观倪连山成长经历和堕落轨迹,他也曾奋斗、拼搏过,但后来逐渐迷惘、蜕变,最终坠入犯罪深渊,可以说代价惨痛、教训深刻。

倪连山在忏悔书中写道:“我的人生曾轰轰烈烈开场,最终却以此悲剧收场,教训太深刻了。”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反差?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拒绝不了权力诱惑,利用权力谋私利。腐败往往源于权力任性,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斯鸠就说了一句至理名言:一切权力不受约束,必将腐败。倪连山从一开始心惊胆战受贿,到心怀忐忑地收,再到心安理得地收,最后到伸手索要……他完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盲目追求享乐主义,把手中的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疯狂敛财。

把成绩当人生资本,只为自己要实惠。倪连山的腐败蜕变在于他忘记了权力姓“公”不姓“私”,他认为职务是自己奋斗来的,并且认为凭自己的成绩应该受到组织重用。在没得到自己想要的职务时就开始“挑肥拣瘦”,没有战胜自己人性中的弱点,而是把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砝码,想方设法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洞开腐化堕落之门。

把退休当避风港湾,心存侥幸无敬畏。倪连山在工作生涯前期表现尽职尽责,但就在他临近退休的几年间,加速蜕变,最终没能保住“晚节”。这不外乎他认为自己政治生命进入终点,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认为退休就是退出监督,想给自己可靠财源支撑的思想作祟。没摆正心态,信仰缺失,最终无视党纪国法,以权谋私。

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这些退休官员被追责、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和决心中保持警醒,时刻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反腐没有休止符,反腐坚持无禁区。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而是要时刻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始终坚持按照党纪国法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监督,养成在监督下履行职责的习惯。时刻紧绷纪律这根弦,用廉洁自律守住防线,筑牢思想长堤。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防微杜渐,慎重用权,严格自律。将“终身追责”的念头常挂心头,倒逼自己认真履职,正派为官。只有这样才能安全“着陆”,才能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石门县新铺镇中心学校 田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