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小欢喜》看家风建设
最近,电视剧《小欢喜》落下帷幕,这部豆瓣评分8.2分的电视剧关注的焦点是教育问题,三个家庭为了孩子高考住进了同一个小区,围绕着孩子高考的主旋律,每个家庭也经历着各自的悲欢离合。剧中有个重要的情节,也引起了中纪委网站的关注,《〈小欢喜〉表情包引起大波澜,党员干部需重视家风建设》的小视频在网站发表。
剧中季杨杨的父亲季胜利是个不敢租小三居,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而儿子季杨杨却把借来的豪车开进了校园,还被同学制作成了恶搞表情包宣传。事情发生后,一向低调的季胜利掌掴了行事高调的儿子。这一巴掌扇得好,领导干部必须要管好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都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从去年在家长微信群中口出狂言的严夫人,到今年在车水马龙的街头飞扬跋扈的“帽子姐”,这两位夫人背后的领导干部应该会感到脊梁一阵阵发冷,这种情形的发生不是偶然。这些官员的腐败问题看似是被亲属、配偶、子女“坑”出来的,其实是他们自身的特权思想影响了身边人。很多领导干部的家属觉得自己的亲人是领导干部、有权有势,平时得到权力的庇护,习惯了被照顾,内心膨胀畸形,在平时的生活中形成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狂妄态度。纵观已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往往有“家族腐败”因素。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屡见不鲜,甚至“全家总动员”,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最终一起走上不归路。
历史上有很多重视家风建设,不搞特殊化的人民好干部。1968年,周恩来的一个侄女赴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应征参军。周恩来得知后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给相关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这个侄女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周恩来还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不仅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培养干部家风的极好教材。它像一面镜子,告诫我们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如何过好权力关、亲情关。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好家风不仅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2018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生活纪律方面新增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党员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剧中的季杨杨最终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考上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父亲季胜利在几经曲折后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他们都迎来了自己的小欢喜。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改变,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个个家庭的好家风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好风气,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石门县第二完全小学 杨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