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讲义气”终将自食苦果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派出所原所长柳百刚,在工作期间将群众的举报材料让他人浏览并拍照,严重违反了工作纪律。2019年6月,陕西省纪委监委将柳百刚案作为全省涉恶“保护伞”问题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9月2日)
曾任华胥镇张斜村村委会主任的王某,在担任村主任期间曾为了达到强揽工程获取不正当利益之目的,把持基层政权,多次纠集人员实施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违法犯罪活动,成了恶势力团伙的纠集者。王某2018年5月因干扰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被举报,华胥镇政府与柳百刚联系,将收到的关于王某的举报信复印件送到华胥镇派出所,请柳百刚调查材料中列举的王某行为是否属实。接到举报信后,柳百刚考虑到平时与王某私交不错,而且王某在担任村主任期间时常帮助柳百刚“摆平”村里一些涉法涉诉事件,于是柳百刚开始讲起了所谓的“义气”,让王某看举报的内容,甚至想做个“老好人”,没有制止王某用手机拍摄举报材料,但是如此“讲义气”最终不仅害了他人,更害了自己。
近年来被查处的违纪违法分子中,因所谓的“重感情、讲义气”而触犯法纪的并非个例。柳百刚本来平时工作成绩突出,态度亲民,平易近人,但却糊涂地把平易近人变成了“老好人”,让所谓的“义气”侵蚀了自己的底线。讲义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春秋时期豫让挺身护主,“士为知己者死”;三国时期刘备、张飞和关羽,桃园结义,义干云天。“义气”一词本来充满了正能量,然而,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义气,应该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非自己所处的特定人群、“小圈子”、利益集团。“讲义气”,绝不能是江湖义气,哥们义气,否则,那与土匪、黑社会等邪恶势力所推崇的“义气”又有何异?若如此,则只能误入歧途,丧失党性原则,蔑视党纪法律,陷入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泥沼。
某些党员干部受到江湖习气等不良文化的侵蚀,究其原因是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认识有偏差,产生了误读而误行。个别干部认为,官场如江湖,人心更难测,没几个“交心”“过硬”的朋友,就会孤立无助,举步维艰,因此,才会给沾染江湖气息的 “义气”行为提供滋生场所。
严防党员干部因错误地“讲义气”而被侵蚀底线,各级党组织就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促其从思想根源上筑牢防线,同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党员干部更要主动净化朋友圈、纯洁社交圈,提高警惕、自律自省,时刻不忘自己是党内同志而不是江湖人士,所奉行和遵循的是纪律和法律而不是义气和利益。作为党员干部,如果非要讲“义气”,应该讲“党性义气”而非“江湖义气”,对党的要求安排无条件执行,以不变的初心、真挚的感情,维护党的尊严和权威,保持自身的纯洁。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盈正气品自高。党内不是江湖,自然不能行江湖的“套路”,唯有孜孜不倦地学习,脚踏实地地工作,扫除“江湖气”,练就一身浩然正气,才能正党风,严纪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石门县纪委监委组织部 王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