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喝的不是酒是“局”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2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谈事在酒局,定事在酒局,最终坏事也在酒局。对于一个权力部门的一把手,索宝柱没有意识到,酒精不仅麻痹了他的神经,也腐蚀了他的理想信念,攻破了他的思想防线。(《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对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原党委书记索宝柱严重违纪违法案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一位善唱歌、爱打篮球,在下属眼中“文武双全”的基层干部,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副面孔:爱喝酒,决策在酒桌上定;爱钱财,礼金越收越多;爱当“老大”,“江湖气”十足……2019年2月,索宝柱因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50万元,成为“醉倒在酒局里的一把手”。

“哎,真的没想到……”索宝柱被调查后,很多熟悉他的人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是的,真的没想到!当索宝柱在一个个应接不暇的酒局里乐此不疲的时候,他也没想到这些看似为他精心准备的酒水,其实都是为他设好的一个个局,让他不断的被麻痹、被腐蚀、最后被“醉倒”。

“无酒不成席”曾经是一些干部的默认共识,原本简单的事情,总要通过酒局解决。于是,接待酒、招商酒、表态酒等等一一上演。有的时候领导干部见面了相互之间所谈的不是工作也不是群众疾苦问题,而是关于某个酒局里喝了多少酒、喝的什么酒、酒桌上表的态要作数等等之类的话题。在很多领导干部看来,酒局成了自己手中权力的表达。殊不知每一个酒局都是人们牟取利益的“工具”。当思想的开关被“瓶起子”敲开,“纪律的神经”就麻醉了,骨子里开始变得“庸懒散软”,最后只能在别人设好的“局”里“摇摇晃晃”走几步,直至彻底倒下。“酒局里的关系”已严重破坏了党的形象,正如索宝柱最后在忏悔录中所说:“对吃吃喝喝习以为常,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遇上谈事还带点儿礼,谈工作在饭桌上说,论结果在饭桌上定。这些不良风气不断侵蚀着自己的人性、品格,冲击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在百姓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出击,从“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纠“四风”,再到各地出台的“禁酒令”,各级政府已经将整治公款吃喝等歪风邪气作为作风建设的重头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摆脱畸形“酒局”对党性、觉悟的迷醉,以滴水石穿的刚毅精神,防止“四风”反弹。(石门县纪委监委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 饶芸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