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当有为
在7月9日召开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的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思想作风不断转变,党风政风日益好转,广大群众纷纷点赞。但仍有部分干部思想认识没有跟上节奏,把“干事”当做“出事”的借口,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和消极怠工。如果我们视而不见,不及时予以纠正,则务必会腐蚀干部队伍,恶化政治生态,阻碍全面从严治党进程。
当前,个别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做不思进取的“庸官”、推诿扯皮的“躲官”、作风漂浮的“看官”、办事拖沓的“懒官”和装聋作哑的“木官”,出现这些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个别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担当精神;主要原因缺乏有效监督,使得干部的“不作为”有恃无恐;根本原因是政府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激励制度不完善。因此,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为官不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党员领导干部如果失去了理想信念,丢掉了政治信仰,就会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忠心对党,坚决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真心为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时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用心干事,勇于担当,敢于直面矛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领导干部应居安思危,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增加本领,来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复杂局面。一是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谋实惠;提高新形势下应对媒体的能力,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正面引导舆论,宣传正能量。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才能保证令行禁止。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对工作推诿、消极懈怠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监督问责,让他们认识到“为官不为”也是一种腐败,为官须有为,不为须问责,要让“为官不为”者“不能为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挺坚责任担当的脊梁,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武陵区纪委监委 武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