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昏、懒、庸、贪” 做新时代好干部
“不做昏官、懒官、庸官、贪官。”在7月9日召开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告诫所有干部。
自古至今,为人不以权谋私、清正廉明是一个为官者的基本要求。“官”字头上带有一顶帽,下面长着两张口,用一根笔直的竖线连接,这就表示,身为官员戴着什么样的帽子,就要秉公执法为老百姓说话,倾听人民的心声。昏官、懒官、庸官、贪官势必将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成效,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作为一名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带头在勤于学、敏于行、争于先上下功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整治“乱作为”“不作为”和“慢作为”的怪象。
勤于学,提升修养与境界。“思而不学则殆”,纪检监察干部要有一种紧跟潮流、时我不待的紧迫感,切实把学习业务知识当做一种责任来对待,要静下心来,刻苦地学。一是要改变学习观念“不打折”,做到“挤”和“钻”。扎扎实实埋头学,不以没有时间为借口,学习做到不浅尝辄止,要潜下去认真钻研;二是要创新学习形式“全覆盖”,统筹“新”和“故”。纪检监察干部不仅需要熟知理论知识,更需要把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实践知识做以总结,在提炼旧知识的基础上,做到常常学、常常新。
敏于行,解放思想与能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频频出现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中,绝非偶然。不落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明确纪检监察职责,时刻紧绷秉公执法这跟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流程操作,严格按照程序和限制条件,杜绝出现任何纰漏,绝不允许违规办案,严把事实证据关口,执法办案做到事实清楚、定位准确、程序合法。
争于先,勇当先锋与标杆。“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候冲得上”,争于先就是要争做服务群众的先锋与表率。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要洁身自好,公道正派办事,经得住诱惑,守得住“红线”,不越作风“高压线”,远离制度“雷线”,敢于担当、厉行反腐;要做敢抓敢干的表率:敢于负责,敢抓敢干,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不畏首畏尾,不瞻前顾后,不趋炎附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来,努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落到实处。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勤于学、敏于行、争于先,将昏懒庸贪抛之脑后,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不良规则来一场大扫除,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好环境。(石门县纪委监委 杜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