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题大做”说规矩
6月29日《晋中日报》头版登了个新鲜事,通报批评山西晋中一名副县长和一名副区长开会时间看手机。什么时候领导干部开会看下手机问题如此严重了?看到这则消息很多人心里都嘀咕这个通报批评恐怕有点小题大做了。
领导干部“日理万机、机不离手”已成为常态化,单位的大小事情都要随时联系领导。“现在开个会连翻看手机都不许了,事还办不办?耽搁了重要事情的处理谁来担责?”很多人都在不知所“错”。
《滕王阁序》中有一句“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塌。”这里面提到的陈蕃有个很著名的故事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故事就是在说“大”和“小”的关系,进而引发了我对共产党人何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考,不扫净庭院的秽物何以扫清天下的浊气?不及时治理蚁穴之患何以防患千里溃堤之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打江山”又能“守江山”,靠的是严格的纪律、群众的拥护。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会场有会场的规矩,会议开始就要服从会议的安排和指挥,如果会场不理会小的细节,任其聊微信、嗑瓜子、织毛衣、打呼噜,那会场岂不成了市场!这些看似不守规矩的小细节,往深里思考则是能动摇根本的大问题。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
《吕氏春秋·论·不苟论》有“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的语句,横平竖直做人必然坦坦荡荡,循规蹈矩为政必然堂堂正正,党员干部就要将规矩意识入脑入心、溶于言行。那么在规矩的框架内言不必担心有失、行不需惧怕失当,遵规守纪不是捆绑手脚的“缚仙索”,而是保障自己不行差踏错的“护身符”。
由此可见,在规矩问题上没有“拨草寻蛇”找麻烦,更没有“小题大做”挑毛病,而是“防微杜渐”消隐患,“以小见大”立规矩。从“小”事由表及里看问题,将大问题解决在“小”细节上,这才是规矩最大功用。(鼎城区石公桥镇纪委 伍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