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廉政从“文化”浅谈开去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0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超级演说家刘媛媛在《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里告诉90后,我们这一代人在慢慢老去的过程中,一定一定不要变坏,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好人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个世界因为多了一个好人,而变得好了一点点,就算有十万个理由让你作恶,你都要保持自己的操守跟底线,决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决不失于自己的人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人坚持廉洁操守,一群人都受影响;一群人坚持底线意识,一个地方的人都跟着效仿;大部分人保持廉洁作为,个别人也不得不在这样的氛围里慢慢变好。这种氛围,在历久弥新中,在日积月累中,在循序渐进中逐步形成了土壤,形成了空气,成为我们的必需品,我们将其称为“廉政文化”。

纵观历朝历代,关于廉政文化的探索丝毫没有懈怠,3岁孩童尚且能背诵“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乡间老叟亦能脱口而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朗朗吟颂“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等等等等。

廉政要想影响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是要让廉政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和主流文化相互融合、和谐共生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一个分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黄发垂髫到翩翩少年;从中流砥柱到耄耋老叟,让廉政文化滋养他们,让廉政自信孕育他们,并以此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以此来完善、丰富整个民族文化精神。

习近平同志号召大家坚持“四个自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骨子里透出的气质,是有别于其他民族发展、延续的路标。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华民族文化的路标里,有鲜明的廉政气质。(市委保密办   黄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