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从轻处理”彰显组织大爱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0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日前,湖南省纪委省监委三湘风纪网站刊登了邵阳市纪委通报的3起处级领导干部主动交代问题后,受到从轻处理的案例。(7月3日  三湘风纪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重拳出击,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决心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上打“老虎”下惩“蝇贪”,显示出了强大的震慑力。越来越多的腐败分子单独主动投案,甚至携家人一同投案,向组织承认错误,这是值得被鼓励和称赞的行为。《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一个人每隔那么一段时间,就要认真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不断进行查漏补缺,防止犯大错、遭大劫。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党员干部身处权力的漩涡中,既有被“围猎”的风险,也不乏主动往贪腐“身上”靠的典型。极少数党员干部因一时的糊涂没能守住“底线”,被欲望“吞噬”,最终误入歧途,不免让人叹息。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同志,为官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腐败分子敢于主动交待问题,说明他对法纪还心存一丝敬畏,良知没有完全泯灭,是“迷途知返”的表现。组织对主动交代问题的干部,给予从轻处理,是“菩萨心肠”的体现,表明了组织坚持严管厚爱、宽严相济的原则,充分彰显了组织的宽容和大爱,同时也呼唤更多已经“变质”或将要“变质”的党员干部及时“悬崖勒马”。

尽管如此,主动交代问题也不能成为党员干部违纪的“挡箭牌”。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党员干部没有特权,谁踩了“红线”,谁就要被问责;谁忘记了初心使命,谁就要被清除出队伍。原铁道部长刘志军,把公权当“私器”,贪污受贿上千万,最终落得善始不能善终的结局;河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越,利用职权插手工程项目、干预司法活动,把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俨然成了“土霸王”。对这些执迷不悟、无所畏惧、不知悔改,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的违纪分子,党纪国法自然不能“饶恕”。

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权力和组织和人民赋予的。一旦背弃组织,脱离群众,那我们什么也不是。无论是谁,哪怕职位再高、功劳再大,违了纪、犯了法,就要受到相应的惩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当然,如果能够及时醒悟,主动坦白甚至将功补过,组织也会宽宏大量,给你一次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机会。(桃源县纪委监委   沈 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