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把“盐”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村党总支书记的名字连续两次登上地方党报,一次是通报曝光,一次是点名表扬;经过反复的思想政治工作,潜逃18年的刘某某,由84岁的老父亲带着来纪委监委自首……如此鲜明的对比,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而这些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纪委监委的鲜活案例,体现的正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在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纪检监察全过程。(7月3日《中央纪委监委网站》)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这个深刻而生动的比喻,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应懂得思想政治工作像“盐”一样的重要价值,才会把它牢牢记在心上,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教育。而对于纪检监察工作来说,更是要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把“盐”,精准地溶解到执纪监督全过程中。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量的典型案例表明,一个党员干部犯错误,根源还是在于思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化、党纪国法意识缺失。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症施治,感化当事人,使当事人卸下思想包袱,促使其讲清问题、认识错误,体现的正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如同触动心灵、教育感化的“软措施”。在执纪监督过程中,要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把盐,一是要做好工作谋划,全面了解被审查调查对象情况,比如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等,深挖其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针对性制定相关措施,做到一人一套方案,一人一份问题清单,一人一份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要运用纪律思维和法治思维,唤醒被审查调查对象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法治意识,以及内心对纪律和法律的敬畏感,同时给予其当头棒喝,打消其侥幸心理,从而主动配合审查调查;三是加强政治感召,对被审查调查对象以同志相称,带领其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书,同他们谈成长任职经历,唤醒其对党、对组织的忠诚,从而在灵魂深处受到强烈的冲击、敲打和洗礼,最终向组织坦白问题;四是要突出人文关怀,比如,同被审查调查对象一起过组织生活,为其过生日,一起过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通过各种贴心的举措,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心坎上。
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给别人做思想工作的人自己得思想政治过硬,要拥有一颗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头脑,要练就过硬的本领。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用好这把“盐”,纪检监察干部始终要把握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平时不断加强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和学以致用的理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纪检监察干部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高要求高标准地参加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把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与把握政策能力、执纪监督业务素质、群众工作本领同步推进,把自己培养成纪法皆通的“专才”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石门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农业局纪检监察组 王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