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三线”之内才是“安全区”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4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据苏州市纪委市监委消息:日前,经苏州市委批准,苏州市纪委监委对常熟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范建国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范建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金、消费卡,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6月17日 江苏省纪委监察网)

在高压反腐的态势下,任何违法违纪干部都不可以逍遥法外。身处高位,按理说范建国更该坚持党性原则,更该严格要求自己。但事实却相反,范建国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超越职权,违法处理其无权处理的事项,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国家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跟范建国一样,很多官员随着职位的迁升,随着权力的增加,忽略自身党性意识的锤炼,把制度规定和党性原则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才是导致其腐化堕落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就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品格,始终做到不越“三线”。

不踩“政策边线”。中央八项规定出台6年来,反对“四风”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作风纪律广为申明,但仍有人总是想打政策规定的“擦边球”,想方设法踩边线,装糊涂、抖机灵,妄图规避监督。借出“公差”、培训之机,改变线路、绕道旅游;分批操办、异地操办或只收礼金等等。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遵规守纪是刚性要求,必须将执行纪律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做到一言一行都不逾矩。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踩“政策边线”,打纪律“擦边球”,必然会受到严肃惩处,付出惨痛代价。

不碰“高压红线”。纪律和规矩都是带电的高压线,不碰高压红线,是干部对自己、对人民、对国家的一种负责。今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文公布,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时隔近三年后,中共再向全党划出新的纪律“底线”。面对8900多万党员,《条例》中诸多新增或修订的纪律“高压线”,更明确、更清晰、更细化。在工作中,干部要有红线边界意识,坚决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不仅不做,更要去提醒、监督身边的人远离“红线”。

不越“法律底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最终断送的是自己的政治前途。近年来,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纷纷落马,就是因为他们视法律为儿戏。每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依规依纪依法,把法律意识和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发自内心的信任、信服、信仰和敬畏法律,并始终做好法律的“捍卫者”和“践行者”。

不踩“边线”、不碰“红线”、不越“底线”,始终在“三线”范围之内活动,才能守住初心,确保人生安全。(津市市委巡察办  欧阳含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