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干部的自觉
近日,组织全局干部在收看市纪委监委拍摄的廉政宣传教育片《越界》时,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党委副书记陈能志因受贿罪,被判入狱后痛心疾首地说:“要是当初有人敢于监督、自己又乐于接受监督,这种情况可能就不会发生!”
“事业成功了,家庭起步了,干部却倒下了。”成了多少干部、多少家庭、多少单位无法挽回的损失。干部的健康成长,需要来自身边纪委监委的监督与提醒,因为他“知情”、“及时”,能做到及时提醒、及时批评、及时制止。
从很多腐败案件中,不难发现监督缺失、缺位是导致腐败不断升级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单位,很多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都不同程度存在不愿接受监督的问题。权力相对集中,缺乏监督难免会出现决策失误和滋生腐败,要诚心诚意接受监督以他律促自律,要让主动接受监督成为自觉。
自觉接受监督要端正好心态。权力有扩张性和腐蚀性,一个人素质再好,一旦拥有权力,就有可能兴奋过度失去控制,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自律是基础,他律是保证。自觉接受纪委监委的监督是党内制度规定的,单位党委及其班子成员都要坦然面对监督,要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要用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对待。
自觉接受监督要完善好制度。建立完善并落实好上级各项制度,特别是落实“一岗双责”、《廉政准则》和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三重一大”研究讨论和决策程序,完善重点单位、关键岗位、个别少数人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坚持落实例行谈心谈话、提醒谈话、“两同时”谈话等五种“两个责任”谈话制度等。
自觉接受监督要创新好方式。强化权力公示公开化,主动向社会公示并接受监督;各级纪委书记参加“三重一大”研究决策及干部人事、资金使用、重大项目的全程监督;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力量堵住程序的漏洞等。
自觉接受监督要利用好机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的覆盖性、独立性、主动性、权威性明显增强,要充分配齐配强各级纪检监察力量,切实发挥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铁军的力量。(经开区人社局支部纪检员 杨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