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安排,别“任性”
“没有被任命为县委书记,县长职务也没保住,感觉前途一片渺茫。我带着对组织极不理解、甚至埋怨的情绪,走上了市林业局局长的工作岗位……”这是曾任山西省临猗县县长、山西省运城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的李建刚在忏悔书上写下的句子。(中国纪检监察报6月13日)
在李建刚心里,虽然同为县处级干部岗位,但是“县长显然比市林业局局长更重要”。从县长被调整为市林业局局长,是动了自己碗里的“奶酪”。调岗后,“心里有气”“埋怨组织”的李建刚频频违反政治纪律,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一心想着以不作为向组织“叫板”,认为“只有不作为才能显示自己的脾气,才能报复上级的‘不知人善任’”,对中央的决策部署消极应付、有令不行。
干部都是有组织的人。组织人事工作非常严肃,讲求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因事择人”、选贤用能,而不能“因人设岗”。若个人能“设计”清楚自己的“升迁路线图”,还要组织做什么?
我们党的组织纪律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一个党员干部不服从党组织安排,不执行上级党委决定,就算不上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共产党员是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这是党章对党员义务的规定。党员干部应该把党性放在第一位,时刻服从组织原则、执行组织决定,在组织需要的时候,能够懂得牺牲和奉献,这既是大局意识,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变本色。在这一点上,革命老前辈是我们永恒的榜样。
“叫板”组织安排,折射出党性意识薄弱。将组织安排当成是可以讲价的“菜市场”,能讲多少是多少,“闹情绪”、“撂挑子”。这是极度错误的。抛开担当不够、缺乏奉献等弊病不谈,这种思想首先暴露出的问题就是党性不强甚至缺乏党性。如此行径,着实给“党员”这神圣字眼蒙上了不少灰尘。
“组织像铁,纪律如磁”。对于“叫板”组织安排的党员干部,要用纪律裁量。该问责的问责,该处分的处分,该拿帽的拿帽,用裁量和惩处兜住组织安排的最底线。
“无边瀚海人难度,端赖驼力代客船”。党员干部要像有“沙漠之舟”美喻之称的骆驼一样,负重前行,真正做到“是非审之于心,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津市市纪委监委 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