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之要 守公严私
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当好一名合格党的党员干部不仅仅要在八小时之内遵守职业道德,克己奉公,更应在八小时之外对自己严格要求,修身养性,涵养品德。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对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立政德”,即要兼修大德、公德、私德。只有做到“三德”统一,我们党才能带领群众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何为“立政德”?
立政德首要在于明大德,即坚定理想信念。“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讲到。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总开关,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惟有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干事创业中迸发出源源不断的能量,才能凡事以人民利益为重,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立政德核心在于守公德,即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官一任,便要造福一方百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不作为的干部,坚决果断调下去,不让那些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得势得利。这些人有职不忠于职守,有权不为民谋利,有责又不担当责任,有地位不去作为。他们谋不了大局可能会影响大局,干不了大事可能会耽误大事。与此同时,他们对政治生态起着不可忽视的破坏作用。这类人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体制内有适合其生存的土壤与空间,但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其自身官品官德不正,懈于谋事而工于谋人,懈于实干而工于投机,一心钻营名利得失,全然忘却了自己身为党员干部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立政德关键在于严私德,即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记“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克己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不管是在公开有监督的情况下还是在私下的时候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将“讲政德”摆在自身修养的首要位置,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方能守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方能在他回首往事时无愧于心。(石门县纪委监委 张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