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走好“最后一公里”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8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巡视利剑作用彰显,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6月17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深入推进市县巡察,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一环,精准发现、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是市县巡察的聚焦点和发力点。作为最接近群众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积极配合好市县巡察工作,充分发挥好市县巡察的震慑效应,以人民为中心,让全面从严治党在“最后一公里”做深做实做细。

强化责任担当,在“做深”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落实到基层本就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使命与担当。市县巡察发现的问题,也本就是更应该发现、更容易发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坐在办公室,等待群众上门来反映问题,而是应该主动下村入户、深入群众、听取意见,让群众在家中就能看到党内监督,用实际行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从严管党治党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强化整改落实,在“做实”上下功夫。市县巡察能否取信于民,关键是问题能否实质性整改。面对市县巡察发现的问题,首先要做到条条都整改、件件有着落,把群众满意、高兴作为我们整改问题的检验标准,整改结果也要及时向群众公布,整改成效交由群众评价。然后整改问题时要不断深化标本兼治,要达到整改一起问题、杜绝一类问题的效果,而不是落入“发现-整改-再发生-再整改”的怪圈。我们唯有努力配合市县巡察组将巡察“后半篇文章”扎实做好,才能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强化日常监督,在“做细”上下功夫。我们的日常监督也要向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用力。要组织领导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作用,做到对村干部、村务的常态化监督,使权力在监督下运行,抓早抓小;要充分发挥好市县巡察的震慑效应,及时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活动,防微杜渐;要完成好专项治理任务,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突破。当监督成为常态,当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落到实处,群众的幸福指数就会不断提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巡视巡察也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实抓长、久久为功,让全面从严治党在“最后一公里”越走越宽,永不堵塞。(鼎城尧天坪镇纪检专干 郭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