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把好过节“廉洁”关
端午佳节临近,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月3日)
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所通报的6起问题中,有的违规组织公款吃喝,有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的违规接受宴请,有的超标准购买公务用车,有的大操大办、收钱敛财,有的纪检监察干部不履行监督职责,甚至执纪违纪等,而且大部分违纪行为发生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是典型的不收敛不收手行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引以为戒,自警、自醒、自重。
人情往来无可厚非,但对于手中握有公权力的党员干部来说,这种礼尚往来之风极易变相发展为钱权交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不求回报的付出,有的只是对利益的追逐。一旦迷失初心,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中了糖衣炮弹,掉入“甜蜜陷阱”。
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一旦干群之间发生钱权交易,也就是所谓的“意思意思”“表示一下”,这些行为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破坏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公信力是党和群众之间密切联系的纽带,是执政影响力的保证。在反腐斗争的关键阶段,公众对政府部门出现的问题愈发敏感,如何避免党的公信力受到损害,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打好“预防针”,把好教育关。要善于运用好和坚持好“四种形式”谈话,时刻敲敲警钟、扯扯袖子、念念紧箍咒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同时坚持教育的经常性,注重教育的针对性,总有某部分意识涣散的党员干部,抱有侥幸心里在红线附近徘徊,希望借机“大捞一笔”。针对这部分党员干部要及时提醒谈话,告知其纪律的严肃性,将贪腐之念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坚决遏制“四风”蔓延。
此心如古井,无地起涛澜。过节时更要守得住本心,不忘初心,无论何时都要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石门县太平镇纪委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