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让贪腐之人“惠”下乘凉
近日,多省市县通报了关于镇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截留惠民惠农补贴的案件。在反腐倡廉的大趋势下,反腐行动在多地区多领域都得到了良好落实,清廉之风正徐徐吹来。但是,还有一些抱着侥幸心理妄图“乘凉之人”顶风作案,对惠民惠农资金、补贴下了手。
为何这些想腐之人都“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到了“惠”身上?难道是他们都发现 “惠”虽小却能掩大腐,能行贪腐而神不知鬼不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报导过这样一篇文章《基层小官有多贪?0.27元都不放过!截留惠农资金真敢下手》,说的是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镇财政所副所长陈刚,一年多时间截留惠农资金6万多次,每次截留均为小额,甚至是几角几分钱,累计截留金额却高达77万元。如此看来,正是这样的事例让贪腐之人看到了“惠”的潜力,方才蜂拥而上。
一般留守在家的老百姓基本上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大多因为年岁大了已经没有了务农生产能力,惠民惠农补贴可以说是老百姓们“最后一根稻草”。国家补贴的一年1200来块钱的养老金和几百来块钱的种粮直补款要维持他们一整年的生活。但是,就是这些维持着老百姓生存底线的“公家”补贴,却被贪腐之人装进了“盆满钵满”的“私家”口袋。像这样勒住老百姓喉咙的乘凉之人,岂能姑息容忍!
近期,全国各地多起截留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的案件被揭发,越来越多在“惠”上打主意的人被举报,显而易见,在党和政府的严厉打击下,在人民群众的密切监督下,贪腐之人无论身在何处,官居几品,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019年4月3日,为规范惠民惠农资金的发放和管理,中央财政部联合其他相关部级单位发布了《关于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各省市县乡镇接到文件纷纷开始行动,对惠民惠农补贴发放领取情况进行自清自查,并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在自清自查行动中摸清“钱从哪来”、“发到哪去”、“发了多少”的真实情况,在专项治理行动中整治“政出多门”、“卡出多行” 、“人卡分离”等管理问题,严厉查处有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之人,保护基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老百姓们一个风清气正的普惠平台,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树”底下好乘凉?惠民惠农补贴是一棵维持着基层老百姓生存的树,是老百姓们的“庇荫树”,绝不是贪腐之人的“乘凉树”,对那些想在老百姓身上“揩油”之人,国家将严厉惩处,绝不姑息。(石门县蒙泉镇纪委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