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断“政治攀附”的“藤蔓”
近日,贵州省纪委监委发布通告,“……袁仁国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茅台酒经营权作为拉拢关系、利益交换的工具,进行政治攀附,捞取政治资本……”
对于“政治攀附”这种提法,我们并不陌生,也就是俗称的“抱大腿”、“拜码头”、“找靠山”,与“大人物”搭上“天线”,形成人身依附,在政治上寻求更有权势的“靠山”,以此来获得提拔重用、谋取私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搞政治攀附,总有一天会出事”,“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十八大以来,先后打掉了“秘书帮”、“石油帮”、“山西会”等“圈子”、“团体”,2017年5月首个被指出搞“政治攀附”安徽省原副省长陈树隆,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以及更多时候被作为“被攀附对象”的陕西省人大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魏民洲等,一批高级领导干部均倒在“政治攀附”的“藤蔓”下,甚至是“攀附”越高摔得越惨,事实也一次次证明,搞政治攀附是没有出路的,不及时醒悟更是一条不归路。
现实中,仍有一部分类似上述热衷搞政治攀附的党员干部。为谋求快速升迁,多以老乡会、战友会和同学会等形式开展活动,挖空心思、找尽方法,巴结上领导,找到“靠山”、“后台”,为其政治上“助力”,以达“平步青云”目的。
之所以如此热衷政治攀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为了走“当大官”的捷径,谋取快速升迁,整天只琢磨人不琢磨事,信奉“朝中有人好做官”的封建遗毒思想,未真正沉下心来,搞业务钻工作搞服务,人浮于事,以致于“两年不提拔”心里就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准备拉关系、跑门路去到处活动,把个人成长寄托在他人身上,依靠奔竞钻营,谋取功名利禄。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喜欢“被攀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政治攀附包含攀附与被攀附双方,一厢情愿是无法做成这件事的,上级喜欢“被攀附”,下级能够“攀附”上,进而双方达成政治利益共同体。如徐才厚与谷俊山、魏民洲与李大有莫不是如此,一方喜欢,另一方费尽心机、攀附讨好,为的就是谋取对方手上的权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乌纱帽”。三是选人用人机制的不健全。目前阶段而言,党员干部的进步与成长,受领导影响大且深,如果个别领导不能出于公心选人公道用人,以个人喜恶来选择,势必影响整个选人用人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具体到工作中,一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切实做到按原则选人、按规矩用人,从根源上杜绝。同时,对注重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体检”式考察,是否拉帮结派,大搞政治攀附,有此种类似情况,一律否决。二是我们要做好党员干部的教育。作为党的干部、公职人员,加强党性修养,真正明白自己是党的干部,真正的上级只有一个就是组织,最大的靠山是人民,而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来首,真正的成长途径就是实干与作为,实实在在干事、充充分分作为,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三是我们要严厉打击,树好反面典型。对于政治攀附发现的问题,要拔出萝卜带出泥,打倒一个带出一片,决不容忍、决不留情,对政治理想信念出现松动的干部予以警示、震慑,以实际行动折断“政治攀附”的“藤蔓”,铲除“政治攀附”的“土壤”,打破“政治攀附”的“黄粱美梦”。(武陵区纪委监委 郑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