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监督“探头”要紧盯重点领域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9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如何对权、钱、物集中的行业、领域、部门进行廉政风险防控、精准监督?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傅奎说,“从湖南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住建、环保、国土、交通、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腐败现象比较突出。这类部门、行业腐败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权力集中的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第二,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交织。第三,腐败类型呈现多样化。”(5月2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靶向治疗、精确惩治,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查处的重点对象,紧盯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对存在腐败问题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要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处于廉政风险的高危区位,处于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一旦他们道德滑坡、决策失误,权力的执行就会发生偏差,再加上社会诱惑,很难自觉抵制腐败。因此,要在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上狠下苦工。

绷紧思想之“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自身思想认识。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能始终保持清白之身,就是在于能够坚定信仰,在权力和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律。要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和法纪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自己身上的职责,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立场坚定,不被利所惑,不被色所诱,在思想上、道德上构筑起坚固的廉政防线。

扎牢制度之“笼”。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约束干部,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干部。今年以来湖南省出台了各项制度,如《关于禁止利用领导干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提篮子”谋取私利的规定》《湖南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条措施》等,在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健全的制度机制,为廉政风险常态化管理打好基础。

高举反腐之“剑”。坚持监督检查常态化,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发挥组织监督、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对权力的制约和风险防控作用,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坚强的监督保障合力。盯紧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对发现的腐败问题,坚决严肃查处。

聚焦重点领域,做好廉政风险防控,需要多方发力,精准监督,以“靶向治疗,精准惩治”的方式坚决清除甘于被“围猎”的腐败分子,确保干事氛围风清气正。(石门县维新镇纪委 刘骐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