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官威”当休矣
“领导就要有领导的样子,当官就要有当官的威风。”“众所周知,权是拿来炫的,谱是拿来摆的。不炫不摆,如衣锦夜行,没意思。”近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好大的官威啊!小心翻车……》一文,运用反讽揶揄语气,折射出时下的舆论热点。
先是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副局长谭某在接待群众时出言不逊,声称群众“听不懂话”并要求下属记下发言群众是来自哪个小区的;后是河南唐河县政府办干部邹某接访过程中言辞激烈,对上访群众喊道“你给我滚,滚出去”;再是南充阆中市人社局工人廖某违规停车被罚时,无理谩骂交警“老子不给你批,你能转正?”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人们心目中合格的党员干部形象,应该是亲民、爱民、为民、利民的好干部,而不是诸如上述事例中端官架、打官腔、踱官步的“官老爷、官奶奶”。
现实中,为什么有些党员干部一旦手中有点权力后就感觉飘飘然,为非作歹?这其中或是权力观在作祟,或是被贪欲所蒙蔽,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忘记了人民群众,脱离了人民群众,未把人民群众真正放在心中。
要正确看待手中权力。权力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地位观、利益观的基础。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要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自己只是替群众掌权,有权只能用来为群众服务,保持一份清醒、一份淡然。
要保持强烈公仆意识。习惯性地高高在上,完全不把群众放在眼里,动不动就对群众吆五喝六、口大气粗……是公仆意识淡薄的表现,更是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党员干部须摆正自己定位,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时刻保持谦恭的态度,把为民服务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主动到群众中去、多倾听了解他们的诉求;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主动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才能不断巩固好党的执政根基。
要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有了很大转变,但还是存在着有些党员干部“纪律阀门”扎得不够严实,不守小节、不顾小德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坚持严以修身,在思想上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行动上要严守党的纪律、规矩,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守好纪、用好权。
党员干部只有切实转变自己的“官念”,掐灭“耍官威”的火苗,切实当好人民公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才能真正做到有权也不任性。(津市市委巡察办 王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