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系好家风这粒“扣子”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0日 浏览次数: 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清廉中国”栏目近日推出的《有爱就有家》微视频,采用孩童吟唱的方式娓娓道出老百姓的家风观:“......重仁义、和为贵、明礼法、常修身、自立强、廉行事、家风好、家道兴、好家风、共传承。”令人倍感亲切。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从近些年来一个又一个被揭露出来的“老虎”、“苍蝇”、“裸官”来看,部分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受到了不正家风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指出:“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干部的作风表现。”“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可想而知,“家风、家规”,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影响党风和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

因此,培育良好家风,不仅能让家人远离“红线”、“雷区”,让党员干部走得“更稳”,更是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力量。

念好治家“紧箍咒”。党员干部须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关系,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重视对身边亲属权力观的教育,加强对亲属的教育和约束,注意从点滴小事入手,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批评、纠正和制止,积极建设崇尚廉洁、反对腐败、学习先进的家庭廉政文化。

筑牢廉洁“防腐墙”。习近平总书记提及干部选拔任用时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将党员干部的“家庭美德”标准纳入干部考察范围,为准确选拔符合“四德”标准干部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党员干部日常生活的监督力度,不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定期了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情况,涉及其配偶或子女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提醒教育,杜绝不良风气滋生蔓延。

净化社交“朋友圈”。党员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划清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远离低级庸俗;在社会交往中做到公私分明,慎交朋友,切不可与“志不同道不和者”、“来路不明大方者”和“懒惰散漫者”成为朋友,择善而交,择廉而交;与朋友之间真正做到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政治上共同进步。

 “小家”紧系“大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我们必须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良好家风正党风、清政风、淳民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美好社会。(津市市委巡察办  王梓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