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功利性“朋友圈”就是人生“坟葬场”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6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原常德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掌门人”方际三,视“朋友圈”为以权谋私的“钱袋子”,被“双开”,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贪污、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提起公诉。(2019年4月11日“三湘风纪网”)

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唐朝柳宗元《师友箴》中说:“为人友者,不以道而以利,举世无友。”但方际三却把结交朋友作为牟取私利的工具,结交自己职权范围的所谓“高档人才”为友。迷恋奢侈品牌,则有“朋友”为其定制购置;迷恋高档名车,则有“朋友”送豪车供其长期“借用”......他对投其所好者亦投桃报李,滥用手中的审批权限,把赚钱项目交给“朋友”去做,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在“权力变现”中不断越界沦落,最终镣铐加身、身陷囹圄,埋葬了自身前程。

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官员堕落轨迹,无不与贪享奢糜之乐紧密关联,而落马官员沉湎于奢糜之乐,始作俑者则大多为所谓的“朋友”。他们以世俗的眼光选择“朋友”,把朋友异化成利益输送链中的“端口”,甚至为满足个人贪欲甘愿被“围猎”。“一个朋友一条路”。殊不知,“路”一旦多了,则会乱花渐欲迷人眼,裹挟在“义气”之中,迷失在“朋友圈”里。如同方际三那样,把权力作为利益交换的“砝码”,在“朋友”的簇拥、恭维、撺掇和诱惑下,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人生价值观严重扭曲,法纪底线全面崩溃。可以说,似方际三这种以功利为目的编织的“朋友圈”,本质上就是“围猎”与甘愿被“围猎”的权钱“交易圈”,其危害极大、影响恶劣。一方面,权商勾结,损害市场竞争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扰乱了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权钱交易,滋生硕鼠蛀虫蚕食经济社会躯体,污染了政治生态。尤其是在全面从严治党、重拳整治“四风”的大背景之下,奢糜享乐不知止、贪赃枉法不收手,是对党纪国法的公然对抗,破坏了党的形象,败坏了社风民俗。

方际三迷失功利性“朋友圈”,自掘坟墓、自毁前程的教训发人深省,给党员领导干部以深刻警示:其一,选择生活要有底钱。孔子说,“乐骄乐、乐佚乐、乐宴乐,损矣。”要力戒骄纵作乐、安逸游乐、安饮取乐,为人生划出幸福底线,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方能顶住歪理,抗住诱惑,管住小节。其二,结交朋友要有原则。孔子说,“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坚持“交友当慎友,慎友拒损友”的原则,与惯于邪门歪道、善于阿谀奉承、惯于花言巧语之人划清界线。其三,为人处事要有监督。俗话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人亦如此,监督常在,用规矩“规住”、用纪律“套牢”,则能避免违纪逾规。如果与不择手段唯利是图者经常称兄道弟“泡”在一起,热衷于戴名牌表、开豪华车、穿品牌衣、吃高档餐,则“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必须及时警醒,监督其悬崖勒马、亡羊补牢,方可防止肌肤之疾恶化成骨髓之痛致身败名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守住交友底线,交不为利,仕不谋禄,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价值取向,确保自己人生前程行稳致远。(澧县纪委监委驻科技工信局 孙金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