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伸向孤儿救命钱的“黑手”
近期,广东通报4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其中,湛江吴川市樟山村委会原委员、樟山村民小组会计张维秋,于2012年至2018年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贪污该村3名孤儿基本生活费10.02万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责令其辞去樟山村民小组会计职务,追缴违纪违法所得,并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虽然和某些“大老虎”贪占的资金相比,这也许只是“九牛一毛”,但这样的腐败行为同样令人震惊、令人发指,直接影响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极坏。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纯洁的天使,但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孩子不能在父母的怀抱中成长而成了孤儿,缺乏双亲照顾已是人生不幸,理应获得全社会的帮助和关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本就是一个地方的“当家人”之一,更应该尽好职责、做好表率,认真落实好、传达好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帮助政策,动员周边有能力之人给予他们更多地关心和关爱,让孤儿不再孤独。
在全党全国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个别基层干部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财迷心窍、胆大包天,向贫困群众“伸黑手”、“动奶酪”,对孤儿基本生活费都要“打主意”,对贫困群众的 “救命钱”都不放过。究竟良知何在?人性何在?这不仅是丧失了党性,更是丧失了人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到实处”。越是在基层,群众的感受度会越高,党员干部贪污孤儿生活费,不仅会降低孤儿的生活水平,还会在群众心中造成恶劣的影响,损害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也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员干部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勤务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若是心术不正、丧失党性、目无法纪,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良知,践踏了国家的法律,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与群众背道而驰,终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唾弃,终会身心孤独。
找回党员干部的良知势在必行。有人说,要找良知需加强道德建设,但仅靠教育引导还难以奏效,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需继续巩固和深化反腐败斗争成果,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胆敢向扶贫资金“伸黑手”,对群众利益“动奶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直查快办、抬高档次,做到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切实用党纪国法的缰绳拴住道德滑坡的干部,才能杜绝丧失良知的腐败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汉寿县纪委监委 谭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