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点“官僚主义” 多点“同志友谊”
今年3月11日,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各地也相继强力整治形式主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树倒根存、筋裂丝连。 笔者以为,形式主义根源在官僚主义,破除形式主义当首除官僚主义。
少点“官僚主义”根本在破特权。高压反腐之下,仍有少数“关键少数”喝专用酒、吃专用菜、抽专用烟、坐专用车、住专用楼、行专用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领导干部搞特权和官僚主义,必然疏远了党群关系,于己于人、于党于国有百害无一利。敬爱的周总理从来不喜欢搞特殊化,来到农民的家里,他会和他们一起吃饭绝不挑食,参观任何地方都能与那里的人相处融洽,不会有半点架子,因此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91年,耿飚重返战斗过的陕甘宁。他的住地来了一群“告状”的百姓,诉说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希望他主持公道。耿飚随后召集省地县干部座话,讲了一件往事。他说,50年前385旅在此驻防,部队一战士犯了严重错误,准备被枪毙时,来了一大群百姓替他求情。我坚决要执行纪律。谁知竟连受害者的父母都跪倒在地向我求情,紧接着其他群众全都跪倒,哭着求情不起来,让他戴罪立功。最后我们流着泪接受了群众请求。”讲完,耿飚激动地大声问道:"现在,我要问问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全场鸦雀无声。这就是著名的“耿飚之问”。干群平等、同甘共苦,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方能鱼水情深,凝神聚力,更好地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少点“官僚主义”关键在示范。榜样是最好的哲理。少数“关键少数”说一套做一套,要求别人不迟到早退,自己却迟到早退常态化;要求别人准时按指纹上班,自己却很少甚至从未见诸行动;要求别人遵守规矩和制度,自己却大搞“潜规则”等等。马列别人、放松自我。惊天动地喊口号,悄无声息不落实。因此反官僚主义,关键在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开会不迟到早退、上班打卡一视同仁、吃饭同一口锅、喝茶用同样的杯子,真情说话、务实干事,以平等之心对同事和同志,不能唯上而不顾下,对上奴颜婢膝,对下趾高气扬;不能对下属和群众诉求视而不见,甚至大加指责;不摆架子、不打官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同志间的友谊添砖加瓦,厚实发展之基。
少点“官僚主义”重点在监督。列宁说过,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防止腐败的重点在监督,反对官僚主义的重点也在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广泛发动群众,动员各方力量,畅通监督渠道,最大限度发挥监督力量;加强日常监督,聚焦监督重点、难点、焦点和盲点,严细深实,精准发力,让官僚主义无处遁形。周总理曾说,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关键少数”要主动接受监督,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监督下进行,消除干群误解并使之主动靠近自己,增进同志友谊,凝聚干事创业“最大公约数”。
列宁说,友谊建立在同志中,巩固在真挚上,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广大干部必须少点“官僚主义”多点“同志友谊”,才能万众一心、党群情深,才能汇聚其干事创业的磅礴之力。(安乡县纪委 钦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