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退休不是“保险箱” “安全着陆”梦该醒了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8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云南省冶金集团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杨道群,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已经退休近13年的杨道群被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再次证明了人走“查”不凉,过了退休这道线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安全着陆”,退休这个“保险箱”是根本不存在的。

梳理发现,退休官员受到查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任时以权谋私,退休后问题暴露;二是退休后“发挥余热”,利用在任时的关系和影响力谋取私利,最终咎由自取。

在有的人看来,退休即意味着“安全着陆”。一些问题官员甚至天真地认为,“退了退了,一退就了”,只要在位时没有露出马脚,退休后便可万事大吉。退休后以受贿罪获刑13年的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监察总队原副巡视员王世坤曾坦言:“有段时间,海南海洋与渔业系统有多名干部落马,我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有问题,但我那时以为,退休了就安全了,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能逃脱……”

更有甚者,以为退休后组织上不仅不会追究在任时的问题,从而放松要求,甚至目无法纪、变本加厉。“发挥余热”和“权力期权化”现象,便是这种心态的集中体现。如原广州市商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肖振宇把发挥“余热”变成了逞“余威”,利用在职时形成的职务影响,打招呼、递条子、跑项目甚至插手组织人事安排,繁忙的身影、活跃的脚步中,没有一点“退”的状态,丝毫不见“休”的意思。广东省佛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胡后泉在退休后仍收受在职期间服务对象的钱物,是典型的“退休前办事、退休后收钱”,妄图规避纪律和法律制裁。

如意算盘打得再好,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在党纪国法面前,最终只能是黄粱一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朝腐败、终身追责”,退休并不意味着安全着陆,这已被反复印证。退休不是“保险箱”,不要心存侥幸,即便离退休了,一旦查实有贪赃枉法、违法乱纪行为,也照样会“晚节不保”。

一个人会退休,但党纪国法从来不会退休,更不会把退休当成党员可以免除监督的“节点”。奉劝已经和将要退休的干部,与其对权力恋恋不舍,当名和利的“搬运工”,不如趁早给思想上把“锁”,在位时如履薄冰、谨慎用权,退休后爱惜晚节、清爽洒脱。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那些还在做着“安全着陆”美梦的官员该醒醒了,倘若仍然心怀侥幸,无视党纪国法,肆意妄为,必定难逃被“算总账”的一天。(津市市委巡察办 黄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