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脚踩“两只船” 终究会“翻船”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8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我在拼命干事当中,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为自己、为亲属、为亲戚朋友谋利,我在走一条既要当官又要发财,既要名又要利,鱼和熊掌都要的邪路,这是一条走向犯罪的道路。”云南省威信县委原书记杨家伟如今的醒悟和忏悔已然太迟。(4月17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本应一心创业干事、全心为民服务,却把大把精力花在如何揽财发财上,本应是人民的儿子、百姓的公仆,却绞尽脑汁一味想当“财主”,本应是年轻有为、前途大好的县委书记,却走上“邪路”最终沦为群众唾弃的罪人,杨家伟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纵观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例,像杨家伟这样的“两栖”干部不在少数。他们既要当官又要发财,既要名又要利,殊不知鱼和熊掌岂能兼得?权和利岂能兼收?脚踩权、利“两只船”,终将会走上“翻船落水”的不归路。

当官发财“两条道”。对于为官者来说,“当官”和“发财”是一道单选题,选择了当官就莫求发财,想要发财就别来当官。细看“翻船”官员的违纪事实,不难发现,他们“翻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做官和金钱的关系,利益至上,金钱第一,“利”永远是他们违纪违规的直接“动力”。殊不知,作为党员干部,价值的实现不是体现在物质和财富上,而是体现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上,其手中的权力既不是给自己和家人谋利益的工具,更不是拔除穷根的“魔杖”,发家致富的“提款机”,而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发财就不要想当官”,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既是告诫,又是为官“底线”。党员干部们将此话写在了本子上,记在了脑子里,但是面对利益的时候,总有些人经不住诱惑和考验,将此警醒抛之脑后,忘却党纪党规,丢掉法律戒尺。他们往往获得第一笔收益后,洋洋得意,甚至认为这是一条快速便捷的“生财之道”,于是在侥幸中一次次破“底线”,在惶恐中一次又一次伸出黑手。“伸手必被抓”,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无论作案手段多么高明,敛财方式多么巧妙,心存侥幸必将不幸,沉迷“钱途”必将断送自己“前途”。

“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才是党员干部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不忘初心,廉洁奉公,这才是为官者应有的政治本色。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的古训,筑牢思想防线,严守纪律底线;要手握戒尺,谨慎为官,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担当实干,做到俯首躬身解民忧,一心为民谋福祉。唯有如此,才能做好“当官”和“发财”这道单项选择题,才能掌好廉洁的舵,开好人生的船。 (汉寿县纪委监委  余燕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