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腐打“伞”当“利剑”高悬
近日,三湘风纪网站对湘西自治州纪检监察机关惩腐打“伞”与扫黑除恶同向发力进行了报道。从报道中可以看到,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该州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批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案件,全州共立案处理72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4月17日三湘风纪网)
所谓黑恶势力“保护伞”,其主要是指少数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或包庇、纵容黑恶犯罪,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黑恶势力逃避惩处的行为。“保护伞”的运作一般有三种:或是利用职务之便或职务影响,协调公安、检察或审判机关对涉黑涉恶者“网开一面”,助其逃避应有处理或制裁;或是以拜干亲或朋友等名义,拉帮结派,替涉黑涉恶者“站台背书”;或是为涉黑涉恶者违法承揽工程项目、获取经营权等提供帮助,甚至以本人或亲属名义,通过借款或入股方式参与其中并非法获利。凡此种种罪恶行径,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吞噬了群众幸福感。
黑恶不除,民心难安。坚持惩腐打“伞”与扫黑除恶同向发力,湘西自治州纪检监察机关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无论是该州纪检监察机关建立的领导联片包案制,还是进村入寨,下沉基层一线开展督查,实行责任倒查。这都说明惩腐打“伞”一定要“利剑”高悬,方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一要精准发力,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涉恶涉黑“两面人”、扶贫领域黑恶腐败、村(居)两委换届黑恶腐败、履职尽责不力等问题,把扫黑除恶与基层“拍蝇”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深挖细查,充分发挥基层纪委的“探头”作用,完善信访工作体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通过线索大起底活动,深挖细查背后的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的问题。三要铁腕亮剑,严格落实执纪问责“零容忍”,对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从严从快查处,对重要问题线索和典型案件挂牌督办,做到有案必立、立案必查、查案必力。
有黑必扫,除恶务尽。当前党中央扫黑除恶的决心坚如磐石,纪检监察机关在人民群众鼎力支持之下必须要无私无畏、骁勇善战、攻坚克难,高悬“利剑”,摧“网”打“伞”,以黑恶不除誓不收兵之魄力和勇气,迫使黑恶势力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用实际战果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扫黑除恶、惩腐打“伞”的答卷。(澧县纪委 何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