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掏空”扶贫奶酪
2018年以来,至2019年3月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共通报曝光了271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其中,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监管不力问题共129起,占全部问题的47.6%,作风漂浮问题共52起,占全部问题的19.2%,违规决策问题共47起,占全部问题的17.3%,弄虚作假问题共38起,占全部问题的14%。(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在扶贫领域,扶贫奶酪作为脱贫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枪支弹药”,是广大一线扶贫干部手中“冲锋陷阵”最有利的武器,它有效促进了精准扶贫任务的顺利展开,以“杨枝甘露”之态使贫困地区焕发活力,萌生出新生之势。然而,从上述数据来看,本该是“杨枝甘露”的扶贫奶酪却被某些国家公职人员、基层干部刮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吹进他们私人的口袋。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是脱贫攻坚战中最大的绊脚石,特别是现在正处于决战决胜期,这股歪风严重败坏了党的风气、损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折损了国家财力物力,影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是势在必行、人心所向。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主要集中在监管不力、作风漂浮、违规决策、弄虚作假四个方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刮起歪风的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稳、作风不沉、责任不足。在这种虚浮队伍作风下,或是审批“一支笔”,把关“稻草人”,对拨付的扶贫资金“不闻不问”;或是“掩耳遮目”,不听民意、无视民生,为省事省心随意评定贫困户、低保户;或是“移花接木”,违规将扶贫惠农政策转移到自家身上;或是“甩锅侠”上身动歪脑,脱贫核查验收工作中弄虚作假、推诿纸皮。而这些无疑都是在败坏队伍作风,令广大群众对基层扶贫的党员干部丧失信任。
扁鹊治病曾有“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的说法。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是党的“肌体细胞”,而扎根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党组织更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的“肌体细胞”若腐坏有疾不治,将累及“神经末梢”,最后慢慢坏至肌体骨髓,那时将悔之晚矣。故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不但要坚决整治扶贫领域的这股乱象,更要护好乱象中生存的党员干部,坚决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彻底肃清,不给其“掏空”扶贫奶酪的机会。
多方合力,才能既纠“乱象”又正“细胞”,驱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作为“肌体细胞”的组织者,关键看“领头羊”,头羊正,则群羊正,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管好自身作风、盯紧干部作,充分利用党组织建设,带动干部抓作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同时,辅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督促作用,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督促头羊和群羊。至于作为“肌体细胞”的党员干部,要立足自身职责、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政治意识,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练就“免疫抗体”,做扶贫路上不动“黑手”只动“帮手”的正直人。(桃源县纪委监委 邓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