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岂容交“白卷”
云南省南涧县纪委监委在对该县无量山镇华山村脱贫攻坚错漏频出、影响恶劣问题责任倒查中,约谈村支两委干部及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问及该村脱贫攻坚基础数据和基本情况,均是“一问三不知”,县纪委监委对镇、村相关干部及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共7人严肃问责。(3月3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三不知”典出《左传》,原指对某一事物“始中终”即开始、经过、结果不知情,现指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和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系农村基层干部刚性担当的重要职责,而华山村的村干部及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却对本村低保户、特困供养、危房改造、贫困户数据信息填报审核等基本情况,“不记得、不清楚、不知道”,令人匪夷所思、掩首深思。乡村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聚居共同体”,在“知根知底的熟人社会”里摸爬滚打、吃草恋泥,心里应有一本“明白帐”,却又“一问三不知”,所折射的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不严不实之诟、渎职怠政之弊。
梳理发生在群众身边不严不实、渎职怠政现象,类似华山村干部“一问三不知”者时有所见,有的基层干部对脱贫攻坚不在乎、不走心、不担当,消极应对,作风飘浮,脱实向虚,碌碌无为;有的驻村扶贫干部“身在驻村心在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抱着“撞钟和尚”心态疲沓混日,得过且过;还有少数干部甚至揣着明白扮糊涂,不关己事不开口,甘于平庸,明哲保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脱贫攻坚是时代给出的考题,而“一问三不知”就是交“白卷”,人民群众肯定不满意。尤其当前决战全面小康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坡路更陡”的冲刺时段,必须一鼓作气。基层一线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更需进一步提升质效,变“三不知”为“三知”,对脱贫攻坚的“始中终”了然于胸。笔者认为:一要严实作风,坚定“三知”的自觉,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知重负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保持紧密联系,担当起落实落细精准脱贫的历史使命。二要严实监管,健全“三知”的机制,着力阳光透明,提升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倒逼基层干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把群众家门口的好事办实,莫让好政策蒙尘。三要严实问责,传导“三知”的压力,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当横刀立马于脱贫攻坚的“纪律关口”,聚焦怠政渎职,零容忍“一问三不知”,把亮剑问责的震慑毫无衰减地传递到“神经末梢”,为废“三不知”而兴“三知”鸣锣开道、保驾护航。
脱贫攻坚容不得一问三不知交“白卷”,基层干部理当“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以“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建功脱贫攻坚,让脱贫攻坚政策春风化雨、润泽民生,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澧县纪委监委 孙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