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作风“赶考”永在路上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9日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3月23日,是毛泽东同志提出“进京赶考”重大命题70周年。1949年的这一天,党中央从西柏坡前往北平,踏上了缔造新中国的“进京赶考”之路,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一段关于“进京赶考”的对话,则被历史永久留存。70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考生”,在人民群众“考官”面前,一丝不苟地接受着一场接一场的考试。(摘自3月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诚然,“党面临的‘赶考’还远未结束”,党的作风建设始终在路上。但当前,一些地方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损害群众利益。唯有立政德、严查处、强监督才能答好这张“赶考”答卷。

立政德,补足作风建设精神之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好政德。明大德,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要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要在利益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守公德,要强化宗旨意识,始终做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严私德,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要廉洁修身,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要严明家风建设,廉洁齐家,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严查处,高悬作风建设惩戒之剑。针对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慢、浮、贪”等问题,唯有猛药治疴,铁腕执纪,高悬惩处利剑,方能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用好法律“高压线”。治国无其法则乱,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党员干部要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用好纪律“隔离线”。坚持正风肃纪,挺纪于前,要求党员干部在心中自设篱笆墙,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准则”以及其他政治、组织、经济等纪律,做到不越雷池、不涉悔海。用好巡察“警戒线”。经常开展巡视巡察,强化刚性约束,要求党员干部做到五官端正,手不长,腿不懒,嘴不贪,耳不偏,心要明,做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强监督,织密作风建设防范之网。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四风”问题当前存在各种隐形变异的新形态,我们要从细处着手,从严处要求,从实处发力,整合党内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织密监督网络,防范于未然。强化党内监督。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强化舆论监督。树正反典型,加强正面典型人物事迹宣传教育,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争先创优,加大负面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力度,达到以案为镜、以案为戒、以案肃纪。强化群众监督。开通网站、信箱、电话、信访等监督和举报渠道,组建群众监督员队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高监督实效。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纠正“四风”不能止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政治本色,作风建设永远在赶考,唯有同心协力,集中精力,持续用力打好教育、查处、监督攻坚战,才能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武陵区纪委监委 武纪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