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形式主义必须破除“三观”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中央带头,领导带头,党员带头,持而不息反“四风”,“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好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具有长期性、反复性、隐蔽性,要坚决反“四风”,就要首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要根治形式主义,就必须要破除“三观”。
必须破除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必然导致形式主义泛滥。基层群众反感的是,拍脑袋决策、拍胸口保证、怕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反感的是假项目、假数据、假典型的“三假”干部。这些,就是形式主义的根源,要根治形式主义,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一切从客观规律出发,多吹集结号,少提新口号,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跟着一届干,真正让每一个决策都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群众评说,经得起历史评判。
必须破除部门至上的利益观。部门至上的利益观,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算盘着自己的小九九,有利的事情争着干,没利的事情互相推;对于上级政策,有利自己利益的拼命干,有损自己利益的搁一边。这样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群众利益,更助长了形式主义的蔓延。要根治形式主义,就必须破除部门至上的利益观,必须站在党和群众的立场上,必须站在全局和大局的立场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识大体、顾全局,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
必须破除唯上唯书的考核观。考核,本应该起到发现短板、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目的,但是基层反映,不少考核走了样、变了味,成为“四风”问题的集大成者,有的考核,表面看是为了考核下面,实际上不过是领导为了刷存在感;有的考核,如何考,考什么,仅仅是领导“拍脑袋”的产物;有的考核,过分重视资料、照片、文字等,出现“材料靠编,现场靠演”的乱象等等。唯上唯书的考核观,助长了形式主义的延伸,逼迫着干部弄虚作假,加重了基层负担,造成了群众反感。要根治形式主义,就必须破除唯上唯书的考核观,一切考核项目的设置,都要符合实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考核手段的设置,不仅仅要注重资料,更要注重实效、注重“潜绩”、注重群众满意度;一切考核结果的运用,都必须从严从实、落细落小,真正把正确的板子打到正确的屁股上,避免“你好我好大家好”,避免“黄鳝泥鳅一般长”。(驻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 伍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