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条例”夯实选人用人关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3月17日 人民网)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选人的标准就是风向标,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遵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视,它始终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坚持将从严要求贯穿始终,并明确提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导向,推动全党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严把选人用人质量关,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制度保证。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通知中强调: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干部。高度警惕政治上的两面人,对在领导面前溜须拍马、在下属和群众趾高气昂,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的政治品德不过关着,就要严惩不贷。《干部任用条例》中指出,要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应当进行调整,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把政治生态搞清明。
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诸葛亮说:“老子善于养性,但不善于解救危难;商鞅善于法治,但不善于施行道德教化;苏秦、张仪善于游说,但不能靠他们缔结盟约……”这就是用人之所长的艺术。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遵循识人忌“弱视”,选人忌“近视”,用人忌“斜视”的标准,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要树立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导向,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因人制宜,将肯干的能干的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事的重要标准。《干部任用条例》在选拔任用条件中严明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把敢不敢抗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在选人用人上始终坚持公心,坚持原则,坚持“一碗水端平”,做到公道正派,让选出了的干部组织放心、干部服气、群众满意。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各级队伍建设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为契机,严把德才标准,坚持精准科学,恪守公道正派,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队伍。(夹山镇纪委 邓陶)